没想到当初随口跟朋友聊天的脑洞会写这么长,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是感慨万千。
所幸写作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对剧情的把控能力越来越强了,基本想写的内容都努力表现出来了,回过头来看《实弟》这篇文,意外地相当满意。
这对我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我对自己写的东西总是容易自我审视,能让我自己的满意的文章寥寥无几,现在,终于又多了一篇。
写作的过程中一直谢谢读者们的支持,虽然偶尔也有收到一些负向的反馈——说实话对于为爱发电的作者来说,挺打击的,毕竟我想写小说的一部分初衷就是想用文章跟大家交流。
先短暂回答一个我在后台看到,但是不知道如何回复才好的评论吧。
你问我确定写完了吗?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我确定。从想到《真实的弟弟》这个文名开始,整篇文章的结构我就想好了。至始至终伏笔都稳健地埋下,交代的所有事都明里暗里地提及或者为剧情发酵做好了铺垫。
短篇其实比长篇更难。
精炼和完整,以及故事的趣味性对我来说是最看重的。
我承认我写的台词并不直白,甚至有很多需要反复阅读或者些微生活经验才能明白的句子和表达,对于有些读者而言或许会觉得稍微有点阅读难度吧。
但其实认真静下心去感受其中,我想都能体会到我想表达什么。每个角色写出来都有其独特的作用,每个设定也都是有意义的。解释到这里我觉得已经足够,其实我觉得创作者是不应该去解释自己的小说的。
其他一些无聊的争论和偏见我不会再回复。
这篇文的写作风格基本跟主流搭不上边,一些大家想看的俗套的东西我刻意避开没写。刻画小意和小遥时做到了方方面面的端水,文字里基本体现不出我的喜好,这是我写多角色文一贯的坚持。作为创作者,我优先的永远是故事。用比喻来解释的话,就是我扮演的是导演的角色,我并不会、也不喜欢称呼我笔下的角色们为儿子女儿,而是更多地将他们放到平等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子的人,会做什么样子的事。
因而,有些看到评论里说我写的角色都很鲜活时,我会非常高兴。真的谢谢。
本来后记我是应该再稍微谈论一下角色的,然而我想了想,我更喜欢让大家去理解,而不是像发布“官方观点”那样子强行要大家去认知这是个怎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