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浚靠近案前,眼神游过他松垮的绢衣领口,被那抹秀白晃的眯起眼来,“相爷,下官还有一事——”
顾怀玉坐起身来,抬手扶正他的官帽,“戴好,可别再掉了。”
绢衣顺着抬腕动作滑落半截,露出腕骨一点丹砂痣。
像雪地里凝住的血珠。
沈浚下意识屏息凝神,目不斜视地盯着桌案,“谢过相爷。”
顾怀玉大致猜到他要说的事情,关于裴靖逸的九黎血,“有何事?”
果不其然,沈浚低声道:“方才守卫回报,刺客身手不凡,禁军难敌,其中一人受伤后,伤口竟自行凝结,不合常理。”
顾怀玉心里清楚,诏狱里的守卫算是裴靖逸的“自己人”,裴靖逸压根就不想伤及无辜,才收敛着应对,若是东辽人,这会沈浚就该来报丧了。
他侧过头,面不改色说:“哦?竟有此事。”
沈浚低声道:“诏狱守卫称,那刺客手臂中剑,却未见持续出血,疑似有异。”
话止于此,没有妄加推断,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
顾怀玉手指微微一动,九黎血的霸道之处,竟比书里描写的更快。
那些落在诏狱里的血,真是暴殄天物,浪费了。
“接着说。”
顾怀玉喉咙间滚出黏腻的低音,端起茶盏深深地抿一大口。
沈浚只见他鲜艳的舌尖拭过嘴唇,烛火照得湿润红唇似是染着血光。
那清秀锋锐的喉结,不知为何急速地颤动着,像是掏人心肝的美艳妖魔闻到了血肉味。
“下官只觉事有蹊跷,故来一报。”
顾怀玉睨他一眼,“派人继续盯着,若有劫狱人的踪迹,你再来报。”
沈浚颔首说道:“下官遵命。”
他退到门口,稍顿后低声道:“夜已深,望相爷保重身体。”
说罢不再多留,转身而出。
沈浚前脚刚出门,柳二郎跟在后面进了门,见顾怀玉又要通宵达旦,忍不住道:“相爷是该听听沈大人的话,这次您病了几日,太后遣太医院判轮值,隔一个时辰从宫里问一次您的消息。”
“陛下前日微服出访,专程来府里探望您。”
说到这,柳二郎走到旁边的博古架,托起一个小匣子,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陛下留在您枕边的,说是此玉能保平安。”
顾怀玉衔起匣子里的白玉佩,祥云托着九龙飞腾,乃是天子剑上的至宝,见玉如见天子。
他抚了抚玉佩,随手撂回匣子里,“小畜生。”
若说沈浚是那个在他背后暗中谋算、准备捅刀的人,那么元琢,就是那个明面上给他致命一击的棋手。
沈浚隐忍多年,伺机而动,背叛了扶持他七年的恩主。
而元琢表面乖巧听话,人畜无害,但内里韬光养晦、步步为营,密谋着一场彻底清算。
最终在顾怀玉死后,元琢还毫不留情地抄家灭门,彻底铲除他在世间的痕迹。
柳二郎装作什么都没听见,小声说:“陛下从相爷房里出来,眼圈红红的,看起来像是哭过。”
顾怀玉很没良心地被逗笑了。
一想到元琢在床榻前,红着眼睛,泪眼汪汪说“宰执保重”,心里却恨他入骨,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才能解恨。
令天子如此委曲求全,谁能不笑呢?
元琢生母原是太后贴身婢,太后生辰睿王醉酒,在御花园假山后要了这宫女,三碗避子汤都没打掉腹中骨肉。
直到将孩子生下来,木已成舟,太后为保皇家颜面,硬逼睿王纳作王妃。
生下元琢后没多久,王妃便莫名其妙地香消玉殒了。
元琢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长得像他娘,触了睿王最大的霉头。
睿王一见到他这张脸,就回想起被逼无奈的屈辱,最见不得他,只当从来没有这个嫡子。
在睿王府里,少年顾怀玉见元琢可怜,手把手教他读书写字,教他怎么跟亲爹耍心眼,替他从睿王挣来世子的封号。
顾怀玉只比元琢长十岁,将元琢当作半个儿子养,元琢叫他一声“爹”也理所应当。
小畜生,弑父可会遭天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