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这是雪烟的声音!!!
这是他在梦中听了多次,想了多次,念了多次的声音!
于是,他迅速抽回自己的胳膊,在那御医的惊呼下,他直接冲向声音所传出的方向。
可长长的廊庑外,什么人都没有。
唯有在不远处的分座宴席上,各位太医院的御医们,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声音。
可严律的心跳跳得好快,如擂鼓阵阵,如惊雷轰鸣,他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可来来往往的御医们,偶尔经过的小太监,小侍婢们,却没有一个,是他思念多年的简雪烟的身影。
严律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可理智却告诉自己,雪烟从未练过拳脚,脚速不快,她不可能在转瞬之间,便消失不见了。
更何况……
严律的眉头紧蹙,他难过地看向前方正欢言不已的众御医们,更大的理智在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自己,应该是听错了,毕竟,雪烟已经离世三年了。
突然,身后传来一句:“严大人的脉象看起来,因是思虑过重,引发的脏腑不适。”
这突兀的声音,惊得严律一个激灵,幸而他表现得还算平静。
只是,那张惨白至极的脸庞上,分明有着难以言喻的隐痛。
御医终究是个见惯了大世面的,他跟严律刚才这么一接触,再这么望闻问切一番,自是更肯定了心中的答案。
“许是严大人为了皇上分忧,平日里劳心伤神太过,这脉象结合你这面色来瞧,严大人最好告假一个月,否则,你这会儿只是五脏不适,别到时候,会有更大的暗疾了。”顿了顿,御医又道:“更何况,严大人先前左肩上的伤尚未完全痊愈。”
严律凝了凝神,方才拱了拱手,道:“谢太医告诫,不过,我还想问问,我刚才忽然听见已经离世的亡妻声音……”
这么一说,御医更是清楚明了,他笑了笑,道:“我说吧!你这就是思虑过重的缘故,当真要告假一段时日了。否则时日久了,邪气过重,心病难医,那就麻烦大了。”
“我还有一事,想要问问……”严律沉吟了片刻,方才半真半假地道:“我有一友人,在多年前每次用了桂花,蜜枣,花生之类的,必定会轻则疹子,重则呼吸不畅。为何这两年却没有这个迹象了?”
这御医“哦”了一身,笑道:“也是有这种可能的。你这友人前些年的时候,定然年岁不大。”
严律愣了愣,方才点头,道:“是,那会儿不过十四五的年岁。”
“那就是了。有的人,在小的时候会有这种暗疾,但随着年岁增加,越来越大,身子骨也越来越强健,这种暗疾情况,确实会消失的。”
“哦,原来如此。”严律失望地拱手道谢。
待他离开弘义阁,向着慈宁宫的方向望去时,却见那长长的宫道上,已然有太后的万寿辇,在向着回宫的路走着。这会儿,纵然自己想要去慈宁宫去亲眼见宁瓷,也是没有什么旁的理由了。
他今儿不想去慈宁宫,不想去接触那帮让他反胃的保皇党们。
他只想一个人回去静一静。
谁曾想,却在回皇极殿的路上,恰好遇到皇上正带着几个朝官们,向着这边走来。
“随朕来一趟御书房,朕有话要问你。”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再结合皇上身侧的刑部尚书莫迁,严律的心头猜中了个大概。
*
其实,严律没有听错。
刚才在弘义阁里的,正是宁瓷。
她趁着端午大宴的时候,刻意去找了太医院的高院使,他寻常会定期为太后诊脉,对太后的身子骨最是了如指掌。
而太后,也是最信任他。
宁瓷前去找他,会顺着太后这几日身子的情况,问几副可用于调理的草药。并带着高院使亲笔写下的方子,去太医院抓药。
当然,她这么周旋一大圈,为的是拿到高院使写下的亲笔方子,以及,自己曾在端午大宴的时候,出现在弘义阁,并去找过高院使这一证据。
剩下的,便是在那方子里做一些,可做的手脚了。
更何况,经过这些时日的铺垫,再用经脉错位术,调息了两日,太后最近的身子开始出现了些许的乏。
想到接下来的计划,宁瓷的脚步便觉得轻快了许多。
只是可惜了,刚才她回来的路上,看到皇上带着几个大臣们,从皇极殿回来,其中一个身影正是莫迁大人。
要是能靠近,能见一见莫世伯,就好了。
宁瓷刚回到慈宁宫,正盘算着等会儿是为太后施错位针呢?还是先用高院使的方子熬煎几副药呢?
却在此时,听见太后那中气十足的声音,怒吼道:“是哪个下作小蹄子说的?找出来!即刻杖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