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知双瞳似凝星瀚海,深邃处藏尽山河春秋,她凝视着那神秘的石碑,缓缓开口道:“我们刚到这洛神的庙宇,这石碑便蹊跷地浮现在洛水中,还恰巧被孩子们打捞起来,其中定有什么关窍。”
她经历丰富,不仅仅是曾亲身经历毕方的炼妖壶封印,以及桃花水下的青丘墟封印,在昆仑山修行时,各类事也没少遇见,也是因此与李靖结缘。
殷素知不自觉的回忆起,昔年的昆仑之巅,罡风卷着碎雪呼啸而过,电光劈碎云层的刹那,她瞥见崖边坠落的身影 —— 那是重伤昏迷的李靖,玄甲染血,在雷暴中摇摇欲坠。
她弃剑化作流光疾冲而下,素手如蝶扣住对方腕脉,袖中甩出金丝软鞭缠住峭壁古松。惊雷擦着耳畔炸开,她揽着人翻身滚入山洞,衣袂间犹存着焦糊的气息。从此,昆仑寒潭边的那道身影,便与她的命途绞成了纠缠的红线。
看他在药香中缓缓转醒,听他讲述陈塘关的人间烟火,两个孤寂的灵魂渐渐靠拢。
某夜,殷素知将亲手炼制的疗伤丹递给他,却被他反握住手腕:“待我伤愈,便带你去陈塘关看万家灯火。”漫天星辰下,李靖眸中深情比昆仑雪更纯粹,比天雷更炽热。
下山那日,殷素知解下腰间玉佩交予他,李靖则将家传的护心镜系在她腰间,铜镜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恍若天成。
他们在昆仑云海下立下誓言,从此执手相伴,共赴人间风雨,将修仙问道的清寂,酿成了陈塘关里最温暖的烟火。
这些过往的经历,让她敏锐地察觉到眼前之事的不寻常。看着石碑和一旁流淌的洛水,她揣测道:“莫不是这旁边也存在着某种封印?就如同之前遇到的那些一般,这石碑或许就是解开封印的关键线索。”
秦天君微微颔首,认同道:“齐国主所言极是。这石碑出现得太过巧合,而且上面记载的内容又如此神秘,与这洛神庙宇息息相关。说不定真如你所料,这附近隐藏着某种强大的封印。”
杨婵神情不紧不慢,声音不疾不徐,“若是真有封印,那这封印之物必定非同小可。我们得小心行事,以免触动封印,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得让孩子们在试炼时多加留意,别误打误撞陷入危险之中。”
秦天君点了点头,转头看向正在继续试炼的孩子们,眼神中满是担忧,“我会告知他们小心的。这试炼本就充满挑战,如今又添了这神秘的封印之事,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杨蛟看着在一旁继续忙碌试炼的孩子们,微微皱眉,提议道:“要不先让孩子们回去吧,咱们这个试炼就到此为止好了。这石碑的事情太过蹊跷,万一有危险,孩子们可承受不起。”
金光圣母在一旁听了许久一直未吭声,此时听到杨蛟的话,立刻出声反驳,语气坚决,“那可不行,孩子们出来历练,现在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果就这么让他们回去了,岂不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咱们历练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在困境中成长,锻炼他们的能力和心智,就这么半途而废,根本达不到历练的目的。”
殷素知微微点头,认同金光圣母的观点,说道:“圣母说得对,孩子们好不容易坚持到了现在,若是此时放弃,确实可惜。但这石碑的事情也不能不重视,我们得想个两全之策,既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又能让他们继续完成试炼。”
秦天君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吧,我们大人在一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动向,一旦发现有危险,立刻出手相助。同时,告知孩子们这石碑的情况,让他们在行动时多留意周围环境,尽量避开危险。”
杨蛟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希望孩子们能够小心谨慎,顺利完成试炼。”
于是,殷素知等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向他们说明了石碑的神秘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叮嘱他们在接下来的试炼中一定要多加小心。
孩子们听后,纷纷表示会注意安全,然后又充满斗志地投入到试炼中去。
杨婵盯着那神秘的石碑,面上不动声色,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觉得可以投入一些功德之力试试,说不定能有意外的发现。于是,她凝聚起一把功德之力,毫不犹豫地撒到了石碑上。
刹那间,石碑有了反应,那功德之力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瞬息之间就被吸了进去。
杨婵见状,紧接着又撒出一把功德之力。如此连撒了三把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石碑表面缓缓浮现出一层淡淡的功德光纹,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
感受到石碑传递出的某种奇异信号,杨婵觉得自己似乎可以进入石碑之中。她没有丝毫犹豫,身形一闪,化为了一缕青烟,轻盈地融入了这神秘的石碑之内。
殷素知等人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幕,金光圣母不禁惊呼出声:“哎呀,她怎么进去了?”
杨蛟见妹妹如此,也想跟进去,被石碑挡了回来。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既惊讶又担心,本能地都想要跟进去一探究竟。然而,当他们纷纷尝试靠近石碑时,却发现只有杨婵能够进入,其他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突破那层看似无形的屏障。
秦天君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这可如何是好?神女娘娘独自进去,万一有什么危险,我们都无法相助。”
殷素知冷静下来,“先别慌,婵儿修为不弱,又机智聪慧,想必会小心行事。我们在外面守着,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变化。”
杨婵那由功德凝聚而成的分身本就身负无量功德,再加上她随身携带的真名卷轴,其中汇聚了这些年来人族圣人执念传人所有的功德之力。
当她进入石碑的瞬间,只觉眼前一片混沌,四周弥漫着神秘而又压抑的气息。然而,随着她身上功德之力的不断扩散,这混沌的空间开始有了变化。
就在功德之力弥漫开来之时,混沌之中缓缓凝聚出一道身影。
杨婵定睛看去,只见那是一名身姿曼妙的女子。不知为何,当她的目光触及那女子的刹那,心中便莫名笃定,眼前之人便是宓妃。
那女子周身似乎萦绕着一种独特的神韵,宛如天生便带着一种神奇的标记,只要有人见到她,无需任何言语或证明,便能知晓她太昊之女的身份。
杨婵微微一怔,随即便恭敬地行了一礼,开口说道:“见过洛神,在下杨婵,因机缘巧合进入此处,多有冒犯,还请恕罪。”
石碑内的洛神宓妃冥冥中感觉,被这强大的功德之力冲击得好似石碑要被撑爆一般。她猛地清醒了过来,睁开双眼,看向这位不速之客。
淡青色鲛绡纱衣自宓妃肩头倾泻,织就流动的月华,广袖翻飞间似有泠泠水光隐现。墨发如瀑垂落,发间缀着的珍珠随步履轻晃,映得她眉间朱砂愈发艳丽。那双丹凤眼似藏着千年寒潭,流转的眸光既裹挟着远古神裔的威压,又如春水漫过青石般温柔,唇角微扬的弧度,恰似初绽的莲花,将威严与婉约揉作浑然天成的风华。
她静静地看着杨婵,目光中带着探究,只见此女居然看上去干净纯粹的不像个人。
杨婵再次恭敬地说道:“在下无意冒犯,实是因这石碑神秘出现,不明就里,这才贸然进入,还望恕罪。”
宓妃听闻此言,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无妨,我沉睡许久,今日被你这强大的功德之力唤醒,想必也是天意。”
杨婵听闻宓妃轻吐 “功德” 二字,心下微动,下意识地凝眸再次打量起眼前的洛神。这一望,仿若被重锤击中灵台,她的呼吸瞬间滞住。
但见宓妃周身,因果丝线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纠缠盘绕间的浓烈之势,远超她过往所遇的任何一人。那丝线相互牵扯,似在演绎着无尽的恩怨情仇。
更令她惊惶的是,在这繁杂如麻的因果丝线中,竟夹杂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冤孽之气。那气息如墨般浓郁,丝丝缕缕地萦绕在宓妃身畔,似阴云笼罩,挥之不散,让宓妃那原本出尘的气质中,添了几分诡谲。
殊不知,冤孽纠缠摇动,宓妃广袖下的指尖都会深深掐入掌心,但面上却仍维持着端庄浅笑,唇角弧度未改分毫。只是她垂眸时睫羽轻颤,如玉般的耳垂泛起不正常的绯色,呼吸也在某个瞬间变得绵长而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