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啸林背着竹篓走在山路上时,人还有些恍惚,脑子里不断浮现两个小人。
一个小人抱着头不敢置信地问,他是喜欢我吧?一个小人翘着腿志得意满地答,他肯定喜欢我!
左手不知第多少次摸上脸颊,似乎还能感受那股柔软温热,回想起临出门前,小夫郎垫着脚给他整理衣领,并嘱托他“早些回家”。
远方的山林中传来几下喜鹊的喳喳声,将陆啸林的思绪拉回来,脚步一顿。
嗯,他现在就想回去了。
陆啸林向后望去,早已看不到木屋及门前的那道纤细清俊的身影,低头无奈地笑了一声,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恋家,摇摇头,压下心中转身回去的冲动。
还是先去找野葫芦吧。
阿爹曾教过他一句老话:“葫芦生三气交汇处——水气绕根,石气托藤,日气照果”,陆啸林倒是想起一处满足条件的地方——后山的山涧,儿时阿爹曾带他一起去那里寻过奇石。
陆啸林环顾四周,仔细辨认了下大致方位,抬腿向左前方的林子走去。
不到半个时辰,陆啸林从林中走出,来到一处半人高的山坡,稳稳跳下,来到了记忆中的山涧。
隆冬时节,山坡上融化的雪水还没流下多远,就被冻成冰凌挂在裸露的石块上,在日光下闪出晶莹的光芒。
陆啸林两只手不断交错拽着旁边的藤蔓稳定身形,踩着滑溜的石块缓慢向前方寻去。
如此走了约莫片刻钟,陆啸林眼前一亮,前方一处断裂的石缝中攀着一片葫芦枯藤,枝藤上缀着一个个野葫芦,经过夏秋两季的风吹日晒,表皮已沉淀出黄褐色,腰身浑圆,浮着薄薄一层冷霜。
陆啸林快走两步,找了一处略微平整的石块,将背篓放下,取下腰间的砍刀,走向那片葫芦藤。
他私心想着只有好看的葫芦才配得上他家小夫郎辛苦制作的蜜桃罐头,耐心挑选着颜色形状大小的葫芦,足足装满了一整个竹篓才停手,心满意足地背起竹篓返回家中。
送陆啸林出门后,沈淼心情很好地哼着无名小调干起活来,将桃子用盐水浸泡后全部洗干净,整齐摆在竹篾上,再将竹篾架在木桶之上,沥干水分。
沈淼刚站起身,团宝就撅着小嘴跑来了,从后边抱住沈淼的大腿,闹起了小脾气,开始磨人:“阿父,来和我玩~”
沈淼抓起一旁的布帕将手擦干,弯腰将团宝抱起,这山中寂寞,崽崽怕是无聊了。
“好,阿父想想啊,我们玩什么好呢?”沈淼环顾了下四周,一时也有些犯愁。
突然眼角扫到上次喂崽崽喝药的竹管,有了!
“乖宝,阿父教你吹泡泡好不好?”
“什么是吹泡泡呀?”
“来,等一会儿团宝就知道了!”
“好!”
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还是沈淼幼时学会的,眼下虽没有肥皂但类似作用的皂荚在这里倒是漫山遍野都是,再加些粘稠的米汤,倒是可以试一试。
说干就干,好在上次陆啸林在制作假玉石时就将东厢房的钥匙给了他,一应工具十分齐全。
沈淼取出一把皂荚,用石杵捣碎,倒入陶壶中,加入少许清水,坐在火炉上,慢火熬至浓稠起泡。
看到蹲在一旁无聊的团宝,沈淼心里一动,递给崽崽一把蒲扇:“团宝,阿父教给你一个任务,就这样,对着陶壶扇,等不冒白烟了就来告诉阿父。”
“好!”团宝一听自己有活儿干了,瞬间精神起来,满口答应下来。
光有皂液还不够,沈淼想起灶房还有昨夜剩下的一碗米粥,米汤淀粉含量极高,倒能起到很好的粘稠作用。
沈淼将米粥上层的米汤用勺子捞出,看着清亮的米汤,沈淼顿了顿,蹲下身从碗柜里取出一小罐蜂蜜,打开盖子,舀了一小勺加入米汤中,用筷子搅拌均匀,抬起筷子时,在空中拉出一条绵长的细丝。
沈淼微微一笑,这下应该没问题了。
“阿父,快来!没有白烟了!”对面的东厢房里传来团宝的喊声。
沈淼高声回应了一句,收起蜂蜜,站起身,端着米汤向东厢房走去。
将晾凉的皂荚水倒入一个覆盖着粗纱布的陶碗中,拎起粗纱布的四个角,用力攥干,将汁液挤入陶碗中。
沈淼将皂荚的碎渣倒在院中的一处木板上,待晾干后收集起来,来年夏季就用得上了,这可是天然的驱蚊虫药粉。
将加了蜂蜜的米汤与温热的皂液倒入竹杯,拿起竹管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搅拌,杯中液体完全融合后,改良版的泡泡水就做好了。
沈淼牵着团宝来到院子中央,另一只手里端着盛有泡泡水的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