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淼听见动静向门外望去,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转过头看向陆啸林,露出一丝惊诧:“是……刘里正?”
陆啸林点点头,放下手里端着的汤碗,站起身向门外走去,见沈淼眼中露出些许担忧,大手按在他的肩膀,轻轻捏了捏:“没事儿,我去看看,你和团宝继续吃。”
沈淼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身影,只见陆啸林打开了院门,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刘里正摆了摆手,随后两人便在门边说起话来,只不过隔的有些远,沈淼听不清具体在谈些什么。
“阿父,阿爹怎么不吃啦?”团宝在一旁含糊不清地问道。
沈淼把目光收回来,只见崽崽一只小手扶着碗,一只手把着小木勺,往嘴里送了一大口桃肉,随着咀嚼,脸颊一鼓一鼓的,像极了冬季林中守在栗子堆让大快朵颐的小仓鼠。
沈淼笑了笑,心里因父子两个故意捣乱产生的那点无奈早就烟消云散了,耐心给他解释道:“村里的里正阿爷来找阿爹说事情,等下就回来了,你先吃。”
团宝小大人似地点点头,嘴角流下一缕来不及吞咽的汤汁。
沈淼拿出布帕给崽崽擦了擦嘴,细心地嘱咐道:“乖宝慢点吃。刚刚阿父逗你的,吃不完就算了,不要吃撑。你如果喜欢,阿父以后经常给你做!”
“好!”团宝乖乖答应着,然后笑眯眯地从碗里舀出一个紫薯糯米“鸡腿”,小心翼翼地举着勺子,颤颤巍巍递向沈淼:“阿父你也吃!这是团宝给你包的,以后我的“鸡腿”都分你一半~”
沈淼看着在空中晃晃悠悠地小手,连忙低头,将崽崽的心意咬进嘴里,欣慰道:“团宝真乖!”
“好次么?”团宝举着小勺子,眼神亮亮的,期待地看向沈淼。
沈淼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陆啸林打断了。
“又趁我不在干什么呢?”
陆啸林边说话,边迈步进来,直接一屁股坐到沈淼旁边,将自己的碗端过来。
沈淼身体微微向后仰,向门口看去,空无一人,刘里正已离开了,便开口问道:“有什么事儿……唔!”
沈淼说着话,刚转过脸,就被眼前的勺子吓了一跳,连忙侧了侧头躲开。
“事情等会再说儿。”
陆啸林端着勺子继续往沈淼嘴边送了送,脸色一本正经,手上却干着极其幼稚的事。
“公平起见,你也得尝尝我的才行。”
小心眼!
沈淼无语地白了他一眼,见他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只好张嘴吞下嘴边的勺子,将甜汤喝掉,陆啸林才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沈淼咽下嘴里的食物,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里正找你到底什么事儿?”
“里正来问我们老宅要不要卖掉?”
老宅?就是上次陆啸林和团宝摘枣子的院子。那里已废弃多年了,怎么还会有人看上那里?
沈淼疑惑道:“怎么,有人想买?”
陆啸林点点头,将刚刚和里正的谈话娓娓道来,同时手也一刻不停歇地继续投喂他的小夫郎。
原来,石渠村和东河村的争夺水源之事早已在方圆百里内的村子中传开了。得知石渠村成功恢复了水源,当年很多搬走的人家都动了再搬回来的心思。加上石渠村优越的地理条件,背山面水,眼下更是吸引了不少外乡人想要来此定居。
村子有机会发展壮大,刘里正当然乐见其成。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里,人就是最好的劳动力,人多能开垦的田地就越多,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在碰到恶劣的灾年中才更容易活下去。
不过,拖家带口的搬家又岂是那么容易的,盖房子就是一项耗时费力又花销巨大的工程,因此有人便打起了村子东北角废弃的那几间房子。
其余几家都搬走了,只有陆家还在村中,于是刘里正便上山来问陆啸林是否有意出售。
“唔,吃饱了。”沈淼推开陆啸林的手,对着他摇摇头,不知不觉他已经吃完了一大碗了,“那你怎么打算的?”
“不卖。”陆啸林见他确实已吃饱,才停下投喂的手,继续说道:“老宅我们留着自己住,开春我打算重整翻修一遍,然后我们搬到村子里住怎么样?”
说完,毫不嫌弃地将沈淼剩下的甜汤一口喝掉。
这个想法也不是陆啸林今日突发奇想的。
山上虽风景优美,清静自在,但也多有不便。木屋到底不比土房保暖防风,尤其是冬季,哪怕屋内一直烧足了木炭,小夫郎每晚手脚仍旧一片冰凉,他虽然很享受着每晚抱着小夫郎给他捂手他暖脚,但如此寒凉,长久下去恐怕对他身子不好。
况且,团宝一日比一日大,过两年便要上私塾,住在村中自然更方便些。
“嗯,听你的。”
沈淼对住哪倒是无所谓,只不过想到团宝,也觉得住村子里可能对崽崽更好。
如今,团宝随陆啸林在山中长到三岁,在沈淼嫁来之前,几乎每日就是他父子二人相处,很少接触外界,更别提去和同龄的小孩玩耍、交朋友了。
上次去府城时,团宝一出门就像变了个人,完全不似家中的活泼开朗,面对陌生人变得内敛又局促,沈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心中一直在挂念着此事。
因此,若下山住或是一件好事,崽崽健康成长也需要融入集体,两人对此事一拍即合。
见陆啸林放下碗,沈淼便站起身收拾碗筷,却被陆啸林一把拉住。
“我来吧,你忙了一中午,等下带着团宝上去休息一下。”
说着,陆啸林将碗筷从沈淼手中接过来,正欲转身去灶房,突然被团宝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