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殿。
这里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地方小些,规矩没有那么多,办事也便利。
皇帝穿了一身红色常服,笑眯眯的就像个寻常的富家翁一般。
他看着眼前这个越发挺拔的儿子,心中欣慰。
“三郎,为父见你最近心情不错啊?”
陆行抬起头。
她考得那样好,他自然高兴。
“今年春闱有不少青年才俊,孩儿为父皇高兴。”
皇帝想到这事,笑得更开心了。
“是好事。等会儿,太子他们也要进宫,你就留下陪着你母后和哥哥用晚膳。”
“孩儿遵命。”
内侍走进来,在皇帝身侧禀告。
“陛下,徐信之徐博士求见。”
“正说着春闱的事呢!朕这才想起还没有赏过贡院里的博士们。”皇帝招手,“快让他进来。”
“是。”
徐信之一进来,就跪了下来,带着哭腔喊了一声:“陛下!”
皇帝心知不好。
“这是怎么了?徐博士?快起来说话。”
徐信之没有动:“请陛下责罚臣,臣因陛下信任,奉命主管贡院,却让学生被人所害,是臣无能,请陛下责罚。”
“什么所害?”皇帝脸上的笑意消失。
徐信之这才说道:“今日正午,贡院的学生夏侯毅在马球场被人用箭射死。出事后,臣立即叫了京兆府的人来。结果今日下午,刑部突然带着人闯入贡院说另外一名学生郭牧是嫌犯,非要将人带走,争执之间,郭牧心疾发作死了。”
“什么?!”皇帝又惊又怒。
春闱才结束,就死了两个学生!
陆行在一旁听着,总觉得不对。
“徐博士,刑部的人为何要抓郭牧?”
“是这样的。导致夏侯死亡的那支箭正是郭牧的箭,但很有可能是凶手偷了郭牧的箭栽赃嫁祸的。京兆府的谢参军来看过,他也说郭牧嫌疑很小,就没有羁押他。”
内侍忽然禀告道:“陛下,蔡少卿求见。”
皇帝眼神一亮:“正好,快叫他进来!”
蔡少卿是被闻蝉叫来的。
他一听那案子也觉得问题极大,就连手上的事情也不顾得,先进了宫。
“臣见过陛下。”
“免礼免礼,朕正好有件事要你参详。”皇帝对着徐信之说道,“你把那案子的经过给蔡少卿将来。”
“是……”
蔡少卿方才只知道大概,如今一听这细节,更觉大有问题。
“确实蹊跷。”
“朕想着这案子就交由你们大理寺来办。”皇帝一脸郑重,“记住,不可声张。”
“臣遵旨。”
陆行突然开口:“父皇。”
“嗯?三郎?你有什么见解吗?”
陆行刚刚想了很多。
如今,状元的人选有三个。
百里弗在文坛声誉卓著,郑观澜在世家宗室获得的支持也极大,颜清越虽也有不少人为其站台,但是不免落了下风。
这件事或许能成为一个机会。
“不如将这案子当成一个考题。”
“考题?”皇帝有些迟疑,“让那些进士去破这个案子?”
“是。孩儿以为选才首要在‘实干’二字。如今正好看看这些进士到底只是会读书,还是有能够直接为朝廷办事的实干之才。”
这向来不爱管事的肃王怎么会开这个口?
蔡少卿心里迷惑,嘴上还是没有说出来。
他早就看中了那个叫颜青的学生,正好可以试一试。
皇帝也有些动心,但是他向来是个尊重臣子想法的人。
“蔡少卿,你认为呢?会不会妨碍你们办事?”
“进士们都是有学之士,若是能集思广益,也是好事一桩。”
皇帝拍板。
“好,那就按照肃王的意思来办。”
颜清越是从王子迁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
他今日将颜清越的表现看在眼里。
直觉告诉他,颜清越是个懂行之人。
不仅懂行而且值得信任。
“十六,你……有何看法?”
颜清越问道:“尸体在何处?”
“在大理寺。”
“还是要先看过尸体才能有线索。”
百里弗主动说道:“那我们一起去?”
颜子光等人可不愿意见尸体,也不管什么考题不考题。
反正这案子又不是他们能破得了的。
“我们就不去了!”
反倒是一直冷眼旁观的郑观澜跨出一步说道:“一起吧。”
等到了大理寺的验尸房外,里面挤满了人。
这些人都怕尸体,但是更看重皇帝所说的考题。
闻蝉正好忙完,和颜清越打了个照面,她朝着验尸房里面抬了抬下巴,语带嘲讽。
“瞧瞧,我这验尸房头一回这么热闹。”
颜清越笑道:“倒是妨碍你做事了。”
“谁敢说什么呢。”她请几人在门口坐下,“谁让肃王殿下一时兴起。”
“肃王?不是陛下提出的吗?”
“少卿说是肃王殿下提的。”闻蝉理了理衣裳,坐下灌了一大口茶,“难为他们大晚上跑过来瞧,什么都不懂还能瞧这么久也是本事。”
颜清越见她语中带着怨气,问道:“尸体你还没验过?”
“看都还没看一眼。”
闻蝉很不喜欢这些不懂行的人跑来添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另外几人有些坐不住了。
百里弗急忙解释道:“我们和夏侯他们是好友,只是陪着十六来的。”
闻蝉眼神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