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之后,村里人又开始忙着地里那些事。
于夏他们的堆肥也做得差不多了。说到这堆肥也是个巧合。
年前周氏就在念叨开年地里要干什么活了。于夏他们忙着做生意,帮不上忙。所以于夏让周氏在村里找人干,也让周氏别忙活了。
周氏虽然也舍不得断了每天的生意,但是对于种地这件事她态度还是很坚决的。
她骨子里就有对于土地的执念,觉得虽然现在做生意能挣钱,但是谁能说得准以后的事情,地里的东西才是根本。
她还想着后面挣点钱,如果机会合适再去买点地来种。
所以最后一家人商量之后还是决定了喊李成过来帮周氏一起干活,到时候给工钱。
甘婶家里也没有多少水田,大多都是旱地。陆相延家这边四亩水田,甘婶家里也是四亩。两家人加起来都没有别人一家的多。
就比如陆相延的二叔家里就有十三亩水田,九亩旱地,全部是当年分家分到的。而且陆二的地在村里也不算最多的,有些人家还有二十多亩的。
说到春种的事情,于夏就看到了家里这堆了一地的豆渣:“这个豆渣刚好可以用来堆肥。”
周氏一时没听明白:“什么肥?”
于夏又加了一句:“堆肥,就是用来肥地。”
“倒茅坑里还是撒地里?”周氏对于于夏提出的意见都很上心,她觉得于夏什么都会,这么说肯定有自己的道理。
村里人也会存一些肥,比如各种牲畜的粪便什么的,收集起来全倒进茅坑里。虽然很多人家的粪便不多,但是种地的时候加点水稀释一下,也聊胜于无。
“不是,就是把豆渣和枯枝落叶什么的一起,等发热过后就可以了。”于夏想着可能这里的称呼不一样,还详细地解释了一下。
结果周氏还是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直问他怎么做。这可把于夏给问住了,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做。他只知道以前外婆家会用豆渣或者油枯饼堆肥,具体怎么做他也不知道。
于夏正想着要不算了,如果乱说,到时候把庄稼给嚯嚯了就完了。这个时代的粮食可是庄稼人的命根子。
他就是有点可惜,那么多的豆渣派不上用场。看样子这个时代还没有这么个做法,要是用来肥地应该可以增加点收成。
“我也在书上看到类似的做法,应该是可行的。”陆相延突然出声打断了于夏的思绪。
听到陆相延的话,于夏眼睛都亮了,他惊喜道:“你会吗?”
“没做过,但是可以试试看。”陆相延点头回答。
不过这时候周氏也反应过来了,于夏看样子是不会的,陆相延也只是在书上看到了。她一时有些犹豫,这地里的可都是大事,可不能由他们胡来。
“娘,您放心,就算是没什么作用,也不会有什么坏处的,可以试试看。”于夏一看陆相延点头,他就觉得这事成了一半。
陆相延看着对自己盲目自信的人,也微微翘起了嘴角。
“那行,具体要怎么做,你们给我仔细说说。”看两个孩子坚持,她也开始动摇了。反正现在家里也有其他的进项,今年要真的是坏了收成,那她也认了。
一家人商量之后,就趁着过年的空挡时间四处搜集需要的材料。
于夏还去隔壁王婶家里买了些木屑。刚开始听他们说要买木屑,王婶还以为他们打算用来点火,毕竟于夏他们每天需要的柴火量还挺大的。
结果听他们说打算用来做肥料,王婶也来了兴致。
有人问,于夏他们也没想藏着掖着,两人就把做法给王婶讲了。
王婶听完直夸他们有想法,不过后来也没见他们家做这个肥料,当然这是后话了。
材料搜集齐了之后,按照陆相延的指导,众人在院子里开始堆肥,李成听说了也来帮忙。
众人把豆渣、收集起来的青草树叶、鸡粪、木屑、不要的菜叶、剁碎的秸秆稻草都混合起来。
于夏他们在一旁忙活,周围也越来越多村民过来围观。众人在一边看着他们忙活,一边又议论起来。
“他婶,这么好的豆渣你们就不要了?”那人一脸惋惜地看着地上堆着的豆渣。
“就是,婶子要是不想要的话,送点给我们也可以啊,总比这样扔了好。”旁边人也跟着起哄。
周氏停下手里的活,跟众人解释:“我们准备拿来堆肥,到时候看看地里能不能多点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