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人,好自为之。”
——
日头高悬,却因为是凉秋,光都显出几分萧瑟。
大长公主开始为佳成县主张罗婚事的消息,已经在京都勋贵里头传开了。
可惜,随之传开的还有其与人私相授受一事,多数人都觉佳成县主行事悖乱,毫无贵女风范,加之李云蓉涉及党争,因此勋贵们避之不及。
桃夭欲汇报此事时,沈灼华尚在接见沈氏幕僚,商量着京都肃清中沈氏所波及的门生,还有江南一带的事宜。
江南素来是富饶之地,乃国之命脉,可先帝在世时疏于管制,现由英王镇守,陛下自是不放心。
一个权势滔天的亲王,如何能让君王安心。
而沈灼华外祖家的根基在江南,她必须想法子接手,若是落入英王手中,于沈氏而言亦是威胁。
听完幕僚的话,沈灼华皱了眉,目光带着估量:“容我再思量一番,此事事关国本,稍有不慎便会引得陛下猜忌。”
幕僚垂首应是,拱手作揖后便退下,桃夭这才上前说起佳成县主。
“如今京都里都传遍了,说是佳成县主不尊礼数,与人无媒苟合,而大长公主更是霸道横行,居然将那情郎捉了去,还不知要如何报复呢。”
一旁的沈灼华端庄地坐在桌案前,清妍的脸平静专注,动作优雅,正专注于案前摆着的一堆金玉首饰。
目光最终落在一串绿玛瑙手提珠上,通体莹润似有水光流转,拿在手中时凉而不冰。
“姑娘?”
沈灼华这才收起了思绪,摇头笑道:“作茧自缚,不必理会她们。”
“把这串珠子仔细包起来,我稍后入宫时进献给太后。”
今日的寿辰,大长公主是一定会去赴宴的,至于宴会上会发生何事,那可由不得她了。
沈灼华挑眉一笑,“你且看一出好戏。”
桃夭摸不着头脑,“姑娘你又谋划了什么?”
沈灼华摇头不语,倒惹得桃夭冥思苦想。
还未想得明白,就有下人来报,四姑娘求见。
沈灼华神色涌动,继而瞥了桃夭一眼,桃夭点头,吩咐人收拾干净后,把人迎了进来。
沈年珠借口说是来看病重的沈净远,可沈灼华总觉得她并不是为此而来。
两人有的没的谈论了几句,沈灼华便下了逐客令。
沈灼华抬眼,见沈年珠不知所措,似乎想要离去,却又有事不能走,垂眸站在原地,双手互掐,很是犹豫的样子。
眼见着她随行的人散尽,晾了一会儿,看沈年珠真要迈步走人,沈灼华方才森森开口,“你来究竟所为何事?”
沈年珠的裙摆都抖搂起来,心一横,直当道:“还请三姐姐明鉴,妹妹绝无背叛沈氏之心。”
多事之秋,她于霍府之中也算看了个明白,她唯一的靠山是父亲,可父亲现下自身难保,而她的夫君又投靠大长公主。
沈氏如今是归沈灼华做主了,近来霍氏与大长公主的风言风语不少,她还没蠢到这等地步。
沈灼华却低笑起来,打算亲自探一探这妹妹的虚实。
“既满心欢喜嫁到霍府,如今是想为夫家求和,还是真心实意,为自己求一条生路?”
沈年珠听不出这话的喜怒,后背如同针扎,讷讷半晌:“我生是沈氏的人,自然不会向着外人。”
沈灼华只盯着她,示意她继续说。
想起霍府中的点点滴滴,还有霍百川的刻意刁难冷落。她将早已备好的言辞和盘说出:“妹妹愚笨,此前多有冒犯姐姐之处,还望姐姐看在我亦是被摆弄的棋子,救我一次。”
话至末尾,她几乎用尽了全力,双手平举,恭恭敬敬地道:“望姐姐施以援手。”
等她抬头,看见面前的人正以一种审视的目光盯着她,没有外露的情绪,冷静狠厉。
无论这位沈三娘子在众人眼中是何等的端庄大气,平易近人,但沈年珠面对她时,总觉得发怵。
沈年珠被压得不敢抬头,沈灼华身后立着那么多侍女,氛围森森,而自己,孤身一人。
沈灼华微微歪头,“替我做一事,事成我便信你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