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女官与匪 > 第4章 招揽

第4章 招揽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东街西街,通常指初宜县城内城,以县衙为中心的东西方向两个最大的民宅区。

东街地段更好,宅院价贵,住的多为家境较为富足的商户,例如本县豪绅严何二家,都在东街,分别住在淡月巷和杨柳巷。

茶花巷与淡月巷毗邻,隔着一条小河,河上驾有一座小小木桥,乃是严家全资修建。

林仪君离开县衙前,脱了官服,换了身寻常装束,长发并未全挽,用根木簪半束半散着。

她从县衙一路走来东街,留心观察两旁商铺住宅布局等情况,偶尔会有路人侧目,大约瞧出她的外乡人身份。

不过上午那番热闹短暂,暂未传开,眼下她又未着官服,因此并没有什么人认出她来。

临近中午,日头高照,路上行人少,也没几家铺子开门。

见的最多的倒是聚在树荫下摇扇的老人,光着膀子或腿,三五成群。

至目前为止,她所见的男女老少,甚少有穿戴齐整的,包括县衙那几位衙役。即便是妇人,也大多高高挽着袖子,毫不介意地露出臂膀。

看来这是初宜的民风,不受礼教约束,倒也别有一番自然。

她沿着街道旁走,尽量借荫遮阳,等到了淡月巷时,正好午正。

淡月巷这边显然更繁华,开着的店铺也多了起来。

她踏上那座木桥,往下瞧了瞧,河水浑浊发绿,不见游鱼,两岸种着杨柳,树下乱乱堆砌着些日常生活废弃的杂物。

她正考虑是否寻个馆子先果腹一顿,便见一年轻男子从容不迫地从桥上走来。

青年大约二十出头,一身灰蓝长衫,头戴纶巾,眉眼清俊。虽着旧裳,却自有一番儒雅的君子气度,与所见众皆不同,真叫人眼前一亮。

林仪君等那人走近了,主动迎上去轻笑揖礼,语气肯定。

“顾先生。”

顾牧驻足,客气地打量她一眼,尚未开口询问,便含笑顿首,不卑不亢。

“在下白身,不敢先受知县大人一礼。”

“你认得我?”

“大人今日县衙前可是出尽风头。”

“……难道短短几个时辰就人尽皆知了?”

顾牧仍是含笑:“至少在严家,是的。都在传新来的知县力能扛鼎,只用一根手指就将那两百多斤的山匪扔出了十几丈远,还叫灰蛇山的少主俯首帖耳,跪地求饶……在下在严家做账房,也略有耳闻。”

林仪君扯了下嘴角:“实在夸张了些。”

不过如此短时间,严家上下便都在毫无顾忌地津津乐道一城知县,可见严家在初宜势力之强已久。

严家如此,想来何家也差不多。

“只道夸张……看来此事为真了。”顾牧笑问,“大人是专门来找在下的?”

林仪君颔首,仰观日头:“这个时辰,不知本官是否能请先生吃顿饭?”

“大人客气,这是在下的荣幸。”

“那……先生选一处地方?”

顾牧微思片刻,礼貌询问:“不知大人是否方便移步陋室?在下晨起出门前已买了菜蔬,中午不做的话,恐怕会坏。”

茶花巷尽头有座一进三合院,便是顾牧的住宅。

林仪君原打算是在东街一逛,待熟悉后,再去茶花巷打听顾牧住处,上门找人。

不曾想,事情发生总在意料之外,她竟以这种方式踏入了这座不大却清幽雅致的小院。

进门便是庭院,正房坐北,两侧各有半间耳房,院东西乃两间厢房,南面没有倒座房,以一面围墙相合,灰瓦鳞覆,俨然有序。

院中沿着围墙与屋后都种了许多青竹,笼绿叠翠,轻随风动,摇曳斑驳水墨。

“大人请随意坐,家中无人,不必拘束。”顾牧去厨房倒了热茶来,普通白瓷茶杯里是冒着热气的温水。

他有些歉意:“家中茶叶放久潮了,只能以白水待客了,失礼。”

“无妨。”

“请大人稍候,在下做几个菜很快就好。”

林仪君阻止:“顾先生……今日当本官请客,却反成了客,实在有些不妥。”

顾牧略想了想,笑道:“不如这样,家中只有一些素食,大人出钱添一道肉菜,我去买来,便算是大人请客了。”

“……好。”

林仪君略一想便同意了,随即取出一张钱票,只是还未放下就被顾牧拒了。

“用不了这么多……大人今日目的也不是为了吃饭。”他眸色清亮,似映着竹影,“大人不妨尝尝茶花巷一家初宜特色卤鸭,半只五十文即可。”

大越发行的纸钞分为银票与钱票两种,前者兑金银,后者换铜钱。

面额各分五种。

银票发行面额为,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百两、一千两。

钱票发行面额为,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可兑一千文铜钱)。

一百文以下用铜钱交易。

林仪君看了他一眼,解下腰间钱袋,取出串好的五十文铜钱放在桌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