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传闻中的穆公子 > 第42章 传闻中的上司

第42章 传闻中的上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谦语塞。

“至于你说的赚钱生意,”穆钱朝着北方拱手,“我家主人家大业大,并不缺稀罕这点钱财,只是主人他见不惯有人以天灾谋国财,坏了商行规矩,故而想问穆兄,若我能帮穆兄完成朝廷购粮的任务,穆兄又能如何回报我们?”

“褚兄就这么笃定我是朝廷的人?”秦谦好奇。

“能知朝堂秘辛,一心想要低价购粮又不过问粮食销路,证明穆兄这批粮非买不可却又不打算出售,那只能是用于赈灾或粮库仓储,后者显然不合理。”穆钱解释道,“当日得知梁溪商市背后有人操控,穆兄一旦被捉定然不会有好下场,但穆兄你却不见一丝惊慌,可见,替穆兄撑腰的人,定然有极高的地位。”

“既然褚兄已经知晓了那么多,我倒想问褚兄一句,”秦谦反问道,“褚兄如此好奇我家大人的身份,又想我们帮你们做什么呢?”

穆钱有点暗暗得意:“穆兄现在应当还不知晓吧?”

秦谦:“褚兄是指……”

穆钱:“我想以穆兄的手段,应该已经从商行处了解到天价粮的来历。那穆兄可曾想过,粮价一涨再涨,定然会有许多普通百姓因为买不起粮而逃难。我们来江南的路上虽然遇到了灾民劫车,却并未看到饿殍遍地的景象。”

“的确如此。”秦谦回想起这数日所见,明明人人都知道米粮价贵,城内外却无动乱,哪怕是城郊城门口聚集了许多流民,也极少有闹事的,只安静的躲在树荫和城墙下,似乎在等……

“在等着施粥。”穆钱说出了秦谦心中所想,“从粮灾开始,江南各处城中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粥棚,数量没有几十也有上百,穆兄当真觉得,是这江南善人富,富人慈,才能有如此景象吗?”

“或者我换个问法,粮价如金,江南早就应该是一座死城,是谁,帮助它安然无恙的度过了一个多月?”

穆钱的话点醒了秦谦。此前他只知粮价是官商勾结想要谋获钱财才炒起来的,但粮价本就是天下安定之本,如此嚣张的抬价,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使民心激愤,进而发生动乱。

可如今江南大多数城镇都处于平和状态,那些粥铺,就像是有人特意安排用以安抚吃不起饭的百姓。

买不起粮的有饭吃不至于饿死,买得起粮的也有饭吃不会去闹事,这粮在商人手中转来转去,最终……被朝廷以高价买走……

“有人想掏空国库?”秦谦终于明白了过来。

江南受灾后,各地上报虚假粮储数。朝廷看着粮食紧缺,白米涨价,自然会想办法调度。若不放粮,就必定要从各处采买以保证江南供给,买粮的银两就会因为粮价攀升逐渐增加,最后进了那些人的荷包。

粥棚,是他们为了炒粮提供的代价。只要大部分的百姓饿不死,粮价就可以永远的涨下去,直至下次收成日的到来。比起高出几十倍的粮价差额,那一点点白粥又算什么?

若朝廷舍不得买粮也不愿意放粮,也没关系,他们只要撤掉粥棚,就可以加重灾情。灾情报回京中,朝廷定然不会坐视不管,他们亦可以重复操作。

如此一来,真正为天价粮买单的,只会是朝廷。国库的钱,通过各种米粮契约,富了那些贪官的钱袋。

秦谦倒吸了一口气。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粮灾引发的贪墨,却没想查到最后,却成了大周官员吸血国库的荒谬之案。

普通的贪墨尚且会有良心不安者弹劾举报,但此事件中,真正被影响的只有有钱人与朝廷,富人不会在意那点糊口银两,朝廷为了救济百姓,亦不会委屈了商人,比起普通的贪墨案,实在难以激起民愤继而被揭发。

穆钱讲明了缘由,用审视的眼神望着秦谦,随后朝着他作揖行礼:“如此,我再问一遍,我能帮穆兄买到米粮,穆兄,又能帮我们剖开鱼肚,找到这群吸血的虫子呢?”

秦谦笑了笑:“褚兄,当真是商人?”

穆钱:“如假包换。”

“那真是奇了,”秦谦侧了侧头,“既是商人,为何要参与官场之事?”

“先太平而后有盛世。”穆钱道,“国不稳又何以谈商?我们主人想要的,是一片稳固山河带来的行商通达之路,而非乱世谋财。”

“说得好。”秦谦夸赞道,而后以激愤的口吻回应,“那我不妨与褚兄直言。”

“我家大人,乃是皇室宗亲。”他说得极具自信,“他必然能如褚兄所愿,肃清朝野,惩处污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