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紫朱劫之匪伊朝夕 > 第6章 006 命丧黄泉

第6章 006 命丧黄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书中还提及彭思齐妄自尊大,贪功好战,且出身草莽,他原是山里的土匪头子半路被招安,又因他性格莽撞、行事粗鄙,难登大雅之堂,故而不被白溪看好。

可他是楚砚朝冒死举荐出来的人,怎么跟宋辙搅在一起了?

难道他当初假意归顺楚砚朝,不过是为了博取他的信任?实际上他暗中在为宋辙效力?难怪宋辙第二次兵变轻而易举的就篡了位,原来还有他的里应外合,如此一来,这一切便说得通了。

这宋辙还真是不简单啊,只可惜狼子野心。

*

太和殿。

许征背脊直挺的跪在殿下,一把鼻涕一把泪道:“恳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宋修远神色微动,语气带着一丝疑惑,道:“许爱卿何出此言?将委屈说出来,朕自会为你主持公道。”

许征伏地叩首,声泪俱下道:“启奏陛下,微臣状告二殿下滥用私刑,昨日险些将小女置于死地,女儿胆小受到了惊吓,彻夜噩梦连连,魂不守舍,微臣实在痛心不已,恳请陛下为微臣讨还公道!”

话落,许征又连连磕头,额头触地,发出阵阵闷响。

许楠伊昨夜的一番话,他终究还是没能听进去。

皇上眼神变得冷峻,开口问道:“辙儿,可有此事啊?”

宋辙神色镇定的上前一步,他瞥了一眼跪地的许征,随即拱手说道:“启禀父皇,确有此事,昨日儿臣查办惠州旧案,因情况紧急,一时误将许小姐错认作刺客,失手之下才惊扰了她,此事实属儿臣疏漏,儿臣愿亲自向许小姐赔罪,也必会给父皇和许丞相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分明是宋辙有预谋的劫杀,却被他三言两语搪塞成了失手惊扰,许征显然不认同他这套说辞,声音拔高了几分,道:“陛下,二殿下这理由太过敷衍,微臣不服。”

宋辙嘴角一扯,挂起一抹弧度,淡淡道:“看来许丞相并不认同本殿的话,那还请许丞相将事情的原委如实相告。”

“你!!!”

看到如此阴险狡诈之人,许征一时语塞。

许征心里清楚女儿是被他的人掳走的,可今日若将实情公之于众,恐怕有损女儿名节,一个闺阁女子遭贼人劫持,这流言蜚语势必会像利刃一般扎在伊伊身上,此等伤害实在难承受,宋辙正是捏准了他这份顾虑,才敢如此张狂。

为了女儿的清誉,许征不得不将自己满腔的怒火压下。

显然,许征明摆着被宋辙将了一军。

宋毅当即领会了其中缘由,立即前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两日前遭到刺客追杀,幸得许小姐途经此地,挺身而出为儿臣挡下致命一剑,儿臣方才侥幸脱身,若非她舍命相救,儿臣恐怕早已命丧当场。”

他心知肚明,这个好弟弟并不是“失手”伤了许小姐,而是因许小姐救了他一命,破坏了二弟的计划,二弟心怀愤恨,蓄意报复罢了。

既如此,今日他便要替许小姐讨一个公道。

宋毅说完,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元宵佳节夜里,朝臣们就已听闻大皇子遭刺的风声,岂料此事竟牵扯出了二皇子。

而在此之前,两人本就政见相左,多次在朝堂上针锋相对,更闹得满城风雨,如今再出此变故,朝中重臣不免又将这两桩事联系起来,暗自揣测这场刺杀,是否真的与二皇子脱不了干系?

众人不解,按理说,此时二皇子更应避嫌才是,可偏偏大皇子才刚脱险,次日,二皇子便“失手”伤了那位救命之人,反而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可,这手笔太过拙劣,也太明显。

如今风向微妙,局势难测,可就算二皇子什么都不做,他的嫌疑也最大。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早已不是简单的兄弟争斗了,更是牵动了整个朝局的稳定,尤其在当下,大皇子正是最有望继承储君之位的人选。

朝臣们面面相觑。

除了早已归附于大皇子和二皇子麾下的那些人自成一派,在这等风口浪尖上,其他重臣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没有人愿意在公开场合表明立场。

他们不是不知轻重,而是都宋辙。

宋修远脸色越发阴沉,他本就子嗣不丰,最为忌惮的便是骨肉相残,眼见局势愈演愈烈,怒声道:“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宋辙神色不改,从容应道:“回禀父皇,兄长遭刺之事儿臣并不知情,但儿臣定会竭尽全力搜查刺客的下落,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乱臣贼子。”

宋修远心中冷笑,他太清楚这个儿子的性子,巧言令色,最擅长诡辩,当即冷哼一声:“你倒是推得一干二净。”

宋辙依旧不慌不忙,继续道:“父皇,儿臣明白,兄长被行刺或兄长稍有个闪失,第一个被质疑的就是儿臣,但请父皇明鉴,儿臣定不会做出伤害手足的事,此事儿臣绝不会坐视不理,定会查出真相,给兄长一个交代,还儿臣一个清白。”

更叫人细思极恐的是,宋毅遇刺的那晚,宋辙恰好留在皇宫陪皇上下棋,倘若宋毅未能挺过那一劫,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殿之上,气氛凝重如山,压得众人喘不过气。

宋修远端坐于龙椅之上,神情冷峻,眉宇间尽是肃杀之意,长子遭人暗算本就让他震怒,而如今二皇子又因私刑重伤肱股之臣的爱女,更是令他心生不悦,他微垂眼帘,声音低沉道:“兵部尚书年事已高,理当给后生一些机会了。”

又继续对着宋辙道:“朕限你三日之内缉拿刺客归案,至于朝堂之事无需你多虑,你何时得了丞相父女的谅解,何时再回来上朝。”

话落,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宋辙掩去眼底一闪而逝的讥讽之意,恭声道:“儿臣,遵旨。”

兵部尚书虽未明面表态,可私下里确是偏向了二皇子这边,如今皇上以“更换老臣”为言,分明是对他不满在敲山震虎,意在动摇宋辙的根基,倘若宋辙真的失去了兵部的这柄利剑,对他而言无异于致命一击。

宋辙又怎会不知,父皇此举分明是在敲打他,如今,他尚未被立为储君,朝中的风向更多倾向了宋毅。

在旁人眼中,宋辙为了争夺一席之地,不惜对宋毅步步紧逼,却反将自己拖入了一场危局,很是被动。

宋辙刚踏出宫门,刘风便询问道:“殿下,是否实施下一步计划?”

一切尽在掌握中,最后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宋辙没有立刻作答,只是抬头凝望着巍峨的宫墙,眼神幽冷,片刻后,他唇角缓缓勾起,笑意冷如刀锋道:“父皇倒是好手段,轻而易举就拔掉了兵部这枚棋子,既然如此,那就让他看看儿臣是如何破局翻盘的,他如此着急看戏,儿臣定会配合他好好演下去。”

如今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会满盘皆输。

可他,从未想过认输。

自他踏出皇宫的那一刻起,京城的风云便悄然起势,愈发诡谲凶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