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香江大厨[八零]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岳宝华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限,吃过饭,就安排去打开岳志荣的坟,取出骨灰盒。

杨福根和六指阿根拿着铁锹,岳宁提着李巧妹为她准备的香烛纸钱,一同上了山。

前几年移风易俗、平整坟地,倒也不至于连个坟都不允许修,只是没办法立墓碑了。好在岳志荣是火葬的,在一大堆土葬的坟旁边,尺寸差距较大,找起来毫不费力。

按照当地风俗,人死入土为安,上头推行火葬多年,一直推行不下去。岳志荣临走前留下遗愿,要火葬。一来是起个带头作用,不管有没有用,好歹他做了;二来则是为了以后迁葬回故乡方便。

岳宁点上香烛,烧了纸钱,跪拜后,撑开了伞。杨福根和六指阿根一起挖开岳志荣的坟,一锹一锹的土被挖走,终于露出了骨灰盒的一角。岳宝华突然跪到地上,杨福根猝不及防,差点让铁锹磕碰到岳宝华。

岳宝华双手挖着土,嘴里念叨着:“志荣啊!爸爸来接你了。爸爸带你和宁宁回家。”岳宁想要拉他,岳宝华哪里肯听,岳宁只能撑着伞遮住阳光。

岳宝华终于把儿子的骨灰盒挖了出来,杨福根递上毛巾。岳宝华像是给孩子擦脸一样,一点一点地把嵌在骨灰盒缝隙里的泥土擦干净。他仔仔细细端详着儿子的骨灰盒,眼泪未干的脸上带着笑容:“志荣,我们回家了。”

大约是跪得太久,岳宝华站起来的时候,晃了一下,岳宁一把扶住他。岳宁看着骨灰盒说:“爸爸,我们一起跟爷爷回家。”

岳宁撑着伞,岳宝华抱着骨灰盒,一同回去。回到家里,岳宝华把骨灰盒和照片放在一起,他看着儿子。他今天见识到了宁宁的手艺,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儿子都能教出这样的宁宁,要是儿子还在的话……自己只是个大厨,但是儿子可以成为大师。

岳宝华抱住儿子的相框:“志荣啊!”

岳宁等岳宝华哭完,去绞了毛巾进来递给爷爷:“爷爷,擦把脸。”

岳宝华正在擦脸,李巧妹出现在门口:“岳老先生,百货公司把东西都送来了,您过去看看?”

岳宝华放下毛巾:“谢谢,我马上来。”

“东西在学校,被褥也送到学校了。”

岳宁一脸不解地看向爷爷,岳宝华咳嗽了一声,哭得眼泪鼻涕,喉咙发干,他说:“你不是说大家都很照顾你吗?我让林先生帮忙买了一些礼品,给大家分一下,也算是表一表心意。”

岳宁没想过让爷爷替她还这个人情。像春梅婶一家的人情,不是一包糖、几块鸡蛋糕就能还的。她原本想着先去港城,等自己挣到钱之后,再想办法。到时候资助春梅婶家的几个孩子读书也好,让他们去南方打工也行。爷爷买了礼品,那就更好了,至少也能回报他们一二。

祖孙俩一起去小学,刚好碰上罗家母子准备搭来送货的卡车去县城乘车。张丽芬看见岳宝华,跑过来,又软声说道:“华叔,我们娘俩过来真没坏心思……”

“上车吧!别让司机等。”岳宝华没有给她明确答复。

罗国强特地走到岳宁面前:“岳宁,我想尝尝你用咱们福运楼的材料做的拆鱼羹,你来粤城后,给我做一回,让我尝尝,行吗?”

岳宁半开玩笑地说:“你想跟我比就直说。”

罗国强着急了:“没有,我就想知道,如果你用最好的材料,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哪能跟你比?”

岳宁看着罗国强的圆脸,这家伙看上去圆头圆脑,没什么脾气,没想到有这股钻研的劲头。很好!自己去了港城,也需要个自己人,罗国强很不错。

“行,我们一起做,看看我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我这个野路子也要向你这个正统的学习。”

这下罗国强满意了:“这话怎么说的?你的手艺我都没话说了。反正说好了。”

岳宁指着把头探出窗外的司机师傅,横了他一眼:“别让司机师傅久等了,人家还要赶路呢!”

罗国强上了车,岳宁挥手道别。

送走罗家母子,祖孙俩往里走。刚才吃饭的桌子上已经堆了几个蛇皮袋,看见岳宝华进来,县里的林主任陪着过来。蛇皮袋已经打开,林主任拿出一块用纸绳扎起的印花布料,十分稀罕地说:“岳老先生,这是现在最最紧俏的的确良布料。”

“还有的确良布料啊?”就连陈主任也觉得稀罕,过来瞧一瞧。

岳宁拿起一块布料,滑溜溜的化纤手感,鲜艳的印花。的确良时髦、的确良高级,这阵风终于也刮到了他们西北这个偏远的县城。

这个年代,这个季节,男男女女都想要一件的确良衬衫。不管自己喜不喜欢,在这个年代,的确良面料送礼确实够有面子。她看到一块浅蓝印花布料,又拿了一块鹅黄印花布,说:“这块蓝的,给春梅婶做衬衫,这块黄的给秀秀做条连衣裙,她想要裙子很久了。”

她又拿起两块不同花色的白色条纹布料:“这两块,忠义叔和阿彪父子一人一件衬衫。哎呀!这样的话元宝就没份了……”

“不是,不是!岳宁啊!早上你爷爷问的时候,我就算了笔账,你们小队连带五保户一共三十一家,小于三口人的家庭,我算半份,只给布料不给糖;三口到五口人的家庭给一份;七口人的家庭多给一包糖;超过十个人的大家庭给两块布料两包糖。你春梅婶家一家五口,按规定分的话,放了余量只怕也不够,不如先分,等分完了,有多的再给你春梅婶家送去?”李巧妹连忙打断她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