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壁球自学之路 > 第25章 接发球和动态视力

第25章 接发球和动态视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决定了从James Willstrop的发球学起,安云山索性搜了很多James Willstrop的比赛视频,但一般的比赛集锦中发球的镜头本来就少,现场直播的导演也不太会给到很多合适的镜头角度,所以倒是花了不少时间,安云山才找到几个整场比赛的视频,一场比赛一个多小时,里面至少有一半的球都是James Willstrop发的。

安云山看这些整场比赛视频时,看到精彩的发球,不时会停下来,倒退几秒钟重播,果然和刚才David Pearson说的一样,James Willstrop的发球质量非常稳定,球路和力量恰到好处。不过安云山也考虑到发球的准确度,James Willstrop一米九二的身高,自己的发球位置肯定要相应调节。

另外重要的就是对手如何打回接发球,比赛一开始,大多选手不急于进攻,大体上就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截击直线球或者斜线球,把球打向后墙角,另一种是等球落地后,用手腕力量直接回出一个高吊球,或者仅打出一个有点斜的直线球,速度并不算快,毕竟如果打出一个不好侧墙球,就可能变得被动。

看完一局比赛,安云山发现James Willstrop的接发球也很有意思,在比赛前期,他更多的是用直线球截击球来接发,每个球都很准贴着侧墙飞回自己身后的后墙角;但到了下半场后,他更多使用斜线球来接发球,把球直接打向对手的身后的后墙角。安云山略一思考,想来是随着比赛,James Willstrop的体力和精力也随之下降,如果截击球不直,对手就可以直接从T位进攻,自己就失去T位被困在另一侧;但斜线球对精度要求不高,只要大力些击球,球的速度快一些,对手就无法截击了。

整场比赛非常精彩,特别是第三局,两个人打到了32比30才分出胜负。这对于11分制的壁球比赛来说,这不仅仅是打了三、四局球,体力的消耗更是指数级上升。安云山曾经和Clark最多打到了22比20,Clark这么体能好的人都累得够呛。可惜到了第五局9比8时James Willstrop救球时受伤,不能完成比赛。

安云山看完整场视频,站起来活动了下身体,给水杯倒满水,回忆了一下刚才视频所有的接发球。除了大部分是直线和斜线接发球打到后场,也打出了其他两种接发球,一种是直接直线放前场小球,虽然都被对手接起来了,但确实可以在开始省点力气;另一种是直接斜线打前场Nick,而且往往球速很快,就算球没有很低的滚出来,对手面对高速球,也大多直接打向后场,并不吃亏。

“所以总归就是打向四个角落。”安云山把这句话记了下来,接着写下了下次的练习计划:接发球把球轮流打向四个角落,试一试他们的不同效果,直线小球要轻,斜线Nick要快,后场直线贴墙要准,后场斜线要力气大。想了想,安云山又加了一条:高吊截击接发球,把球同样再次高吊回去让对方接。这个在视频里也看到过几次,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打法选择,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味道。

从数量上来说,自然是后场球更多,中间突然打个前场小球可以起到奇效,当然也要考虑到发球的球速和高度。想到球速,安云山不由得尬笑了一下,自己的截击球一直是自己的弱项,对于半空中的东西,自己的目光定位很差,更不要说高速的情况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