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红杏枝头春意闹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翌日是清明,照例沈长青会独自前去为父兄扫墓。

沈家的其余人都不去,从前是怕见了会忍不住伤怀,久而久之成了惯例。

今年姚英嫁入沈家,作为新妇,她理应随同丈夫前去祭拜已故的公公、大伯,也算得上认祖归宗了。

想着今日蒋兰独自带着沈慧和源哥儿出摊儿,姚英比往日起得更早,帮着蒋兰一起炒馅,和面。

沈长青也没闲着,天不亮起来,挑水、劈柴、喂骡子,将东西搬上车,将人一道送去码头,跟左右四邻打过招呼,才带着姚英上山。

沈家父子葬在城郊的青松岗上。

寻常沈长青孤身前往,至多一个时辰就回。

这回带着姚英,难免走得慢一些。

头顶是遮天盖日的松柏,脚边是纷乱如麻的荆棘。

沈长青拿着镰刀在前面开路,姚英拄着杖跟在他身后。

走到半山腰,他停住脚步回头看她。

旭日东升,映在她的脸上,她两颊红红,额发被汗水打湿,身后背着的小竹篓里已经装了不少东西。

他轻笑着蹲下身,让她到自己背上来。

姚英一脸窘迫地摇摇头,表示不用。

山路虽然难行,但一路上收获颇丰。

前两日刚下过雨,林子里的野山菌正好冒了出来。

又正好是春末夏初,林子里的野花野果也生得正好。

沈长青在前面开路时,她便弯下腰随手捡些菌子,采些野果野花。

毕竟下山还不知是不是原路返回,就算是原路返回也不一定能再碰到这样的好东西。

若非要急着赶路,她的小背篓早就装满了。

沈长青早就发现自己在前面举着镰刀砍荆棘时,她蹲下身在地上翻找什么东西。

有时故意放慢脚步,等上一等,叫她有更多的时间慢慢翻找。

姚英脸皮薄不肯叫他背,他也没有勉强,只接过她的小竹篓背在自己身后。

约莫半个时辰后,两人到达了山顶。

姚英心里有些疑惑沈家父子为何会葬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

沈长青好似看出了她的心思,主动对她解释道:“我爹生前常说人死如灯灭,若是哪日他死在战场上,也不用什么棺椁、香烛,一把火烧了,骨灰撒在青松岗上,省去许多的麻烦。我大哥也是这个意思。”

时人讲究厚葬,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但凡家有余财都追求的是风光大葬。

一则大多数人笃信人死后还有来生,葬礼的规格与陪葬的物品都能够传至来生继续享用。

二则自前朝以来便有“厚葬以明孝”的说法,葬仪的厚薄还关乎着子孙后代的声誉,多少有做给外人看的成分。

在这样的情况下沈家父子还能做到如此豁达,实属不易。

姚英心底对素未谋面的公公多了几分崇敬,回头见沈长青一言不发蹲在坟前割草,想他往年也是如此孤身前来拜谒父兄,

胸口处莫名有些发堵。

“常言道登高望远,此处正好可以一眼望见整座益州城,望见家的方向,这大概也是公爹的用意。”

沈长青回头望向她,黑眸里翻涌着说不清的情绪。

姚英被他看得有些赧然,蹲下身帮着一起清理坟前新长出来的杂草。

清理完,沈长青带着她一起在父兄坟前跪下,洒上一壶烧刀子酒,奉上二斤猪头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