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陶釜本就容易磕碰,姚英打算回头买一口大铁锅顶上。
吃完早饭,沈慧跟源哥儿拿着笤帚去打扫牲口棚子,一打开圈门突然惊喜出声:“大嫂、二嫂,你们快来瞧瞧!”
姚英跟蒋兰放下手里的活计过去一看,原来是前些日子捡回来的野鸡蛋孵出来了。
毛茸茸的六只,额上身上都带着麻灰的条纹,挨挨挤挤混在黄澄澄的十二只先孵出来的小鸡仔中间,扑打着翅膀,啾啾啾朝着主人家讨食。
这可把沈慧欢喜坏了,手捧了黍米、菜叶儿犒劳劳苦功高的芦花鸡和嗷嗷待哺的十八只小鸡仔。
源哥儿在一旁帮忙往水槽里添水。
姚英看着也心生欢喜,小鸡孵出来了,家里又添了生机。
这场雨接连又下了两日,终于在第三日的傍晚停了下来。
沈长清扛着锄头对沈母道:“娘,我去看看前段时间插上的秧苗。”
沈母点点头。
转眼便见沈慧兴冲冲背了小背篓,牵着臂弯里挎着鱼篓子的源哥儿从堂屋里出来,对正在晒褥子的姚英和蒋兰道:“大嫂,二嫂,我跟源哥儿去瞧瞧开渠放水能不能网到鱼。你们去不去?”
沈长青闻言脚步一顿,扛着锄立在门前,似是在专程等她。
姚英没见过开渠放水,心里本有些想跟去瞧瞧,仰头对上男人那漆黑的眉眼,面颊有些发烫,又有些怕人撞见,笑话她一步也离不开男人,只好摇头。
“你们去吧,我和大嫂留在家做晚饭。”
蒋兰看了眼扛着锄立在门前的沈长青,再看她一眼,抿唇一笑。
“二弟妹,你也去吧。替我看着这两姑侄,别叫他们往水深处走。”
沈母也笑道:“去吧,去吧,家里有我和你大嫂。”
一连下了三日的暴雨,田里的水涨了一倍不止,前些日子插上的秧苗几乎都要被水淹没了。
沈长青脱下鞋袜,挽了裤腿衣袖扛着锄,踩着稀泥下去,在田坎边上挖出一道道小缺口,将田里多出来的水朝着地势低洼处放走。
沈慧跟源哥儿连忙将背篓放倒,背篓口朝着缺口水流出来的方向,再搬了石块压牢。
如此便等着鱼儿自投罗网,放好了背篓,姑侄两个又带着鱼篓子要去小河沟边上碰碰运气。
姚英怕他二人一时不慎失足落水,也跟去帮忙。
河沟里的水也涨了不少,沈慧脱掉鞋袜,挽起衣袖,一脚踩进去,搬开石头摸螃蟹和田螺。
姚英也下了水。
刚下了几日的雨,河水还有些凉。
水里有不足巴掌大的小鱼和小指节大小的虾米,野生的鱼虾又最是警惕,稍有动静就往石缝里钻,不仔细瞧压根儿看不出来。
源哥儿打小身子骨弱,蒋兰不许他下水,只好站在岸边水浅的地方翻找。
三个人埋头翻找了一阵,一条鱼没捞着,拇指大小的螺丝倒是捡了半篓子。
沈长青给田里放完水,扛着锄过来,一眼看见姑嫂二人光着脚站在水里,忍不住蹙起两道浓眉。
沈慧站着离岸近些,一仰头撞见自家二哥沉着脸站在那里,有些心虚地吐了吐舌头,连忙提着篓子上岸。
“哈哈,二哥,这么快。”
沈长青沉着脸点头。
沈慧心知再待下去免不了挨一通骂,朝姚英挤挤眼,一手提了鞋袜,一手拽了源哥儿一溜烟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