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不醒宴 > 第41章 暗香

第41章 暗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月卯时的蝉鸣吵醒了沉醉在昏梦的人们,帝都的夏日不算太热,但急匆匆赶路的人难免大汗淋漓。

朝会上沈明堂一连下了两道圣旨:

其一,着任久言协助夏收夏种督办事务。正值农时紧要关头,大褚各地农户既要抢收沉甸甸的麦穗与金黄的油菜,又需赶在时令前播下新一季的水稻与玉米。这差事虽不入流,却要日日奔波于田间地头,与老农为伍,与泥土作伴。

其二,命萧凌恒入讲武堂协理练兵事宜。自开国以来,大褚便有盛夏练兵的传统,烈日炙烤下的演武场最能磨砺将士意志,汗水浸透的铠甲方能淬炼出真正的精锐。这差事虽无实权,却要从卯时站到酉时,在烈日下监督操练,与士兵同吃同住。

这看似寻常的调令,实则是要将他们一个困在泥泞的农田,一个拴在滚烫的校场。一个要俯身倾听田间老农的絮语,一个要挺直脊背承受烈日炙烤。

都是最磨人性子的历练。

朝会一散,任久言便快步回府收拾行装。他这次被派往郯州协助夏收,虽说离帝都不算远,不过大半日车程,但郯州今年遭了大旱,庄稼欠收,百姓日子艰难。朝廷这次派人下去,一来是帮着抢收抢种,二来也是要安抚民心,免得闹出乱子。

任久言的行李很简单,只有几件衣衫而已,他收拾好后怔了片刻,随后起身走向博古架,从一个匣子里取出了一只镯箭,他轻轻摸了摸上面精致的纹路,又滑过内壁的刻字,随后将这精致小物戴在了手腕上。

这是他第一次戴上,很漂亮。他手腕白细,白玉温润的光泽衬得他手腕愈发清瘦,透玉镯身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他下意识转了转腕子,三枚银丝缠绕指环随着动作在修长的指节上微微闪着恰到好处的光。

少顷,任久言放下衣袖,遮住了腕间那抹温润的白。临出门时,他又回头看了眼架子上摆放的那张古琴,眼神在秦身上留恋片刻,便缓缓的关上了门。

与此同时,萧凌恒在沈清安府上倚着软榻,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弹着塌帘上的绳结。他心里有事,他想去某个府邸道个别。

沈清安坐在案前,身旁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大缸冰块,花千岁则坐在窗边的棋盘前拨弄着玉子。

厅内一时静默,三人谁都没有开口。最终还是沈清安轻叹一声,打破沉寂:“凌恒,这次练兵你任都尉,主抓驻防和操练。既要督导士兵训练,也要跟着一起摸爬滚打。这是积累经验的好机会,别愁眉苦脸的。”

萧凌恒没有答话,他其实压根就没听见,他心不在这,无人应腔后还是花千岁接上了沈清安的话:“清安,你还不明白?他哪是怕操练辛苦?萧公子何时怕过习武吃苦?”

他意有所指地顿了顿,“他担心的,怕是城外的辛苦。”

讲武练兵的讲武堂和操练营在城北的郊区,虽在城内,但这期间无诏不得随意出入。

萧凌恒仍是没讲话,房内又陷入沉默。

少顷,萧凌恒突然起身,“我先回去收拾。”

说罢便往外走,“有事派人到营里寻我。”

其实萧凌恒并不必急于收拾行李,前往城北的人马定在下午申时出发,还有半日的时间。但出城前往郯州的车马,辰时末就要启程了。

萧凌恒鬼使神差的策马奔向南边郭城外的明德门,那是前往郯州的门。他远远的勒马站定,看着一行车马缓缓驶向明德门,他不知那人在哪辆马车上,但他就想看着这几辆马车,哪一辆都要安全平稳。

“秋后…见。”

不知是谁喃喃了一句,不知是几人喃喃了一句。

自分别后两人长达整月没有见面,这一个月,任久言跑遍了郯州的角角落落。天刚蒙蒙亮,他就顶着毒辣辣的日头出门,踩着坑坑洼洼的泥路,一家家走访农户。正午的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衣裳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后背上结出一片片白花花的盐渍。他蹲在田埂边,和老农们仔细商量灌溉水渠该怎么修,手把手教年轻后生辨认哪些是病虫害的庄稼。到了夜里,还得强撑着疲惫,在油灯下核算物资,规划着如何用有限的银子办更多的事。他根本顾不上吃饭,实在感觉到饿的时候就随便啃两口冷硬的干粮,喝几口早就凉透的井水,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另一边,萧凌恒带着将士们在烈日下操练。日头最毒的时候,地面蒸腾起滚滚热浪,空气都仿佛扭曲变形。将士们的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滴落在尘土飞扬的训练场上,眨眼就被晒干。萧凌恒也和大家一样,身上的铠甲被晒得滚烫,贴着皮肉生疼。他大声呼喊着指导要领,亲自示范每个动作,哪怕嗓子喊得嘶哑,也不曾停歇。休息时,他和士兵们席地而坐,一起灌下大碗大碗的凉水,水珠顺着下巴往下淌,浸透了前襟。在这样的酷暑里,他一遍又一遍纠正士兵们的动作,陪着大家反复演练战术,只为了让队伍的战斗力能再提升一分。

八月正值酷暑,御书房内成缸的冰块摆放在各个角落,依旧遣不散令人烦躁的热气。向子成等人坐在两侧的木椅上,天气热的茶都喝不下去,只一个劲儿地擦干。

沈明堂翻完各地粮产奏报,又拿起城北送来的练兵折子,半晌忽然轻笑:“这天儿太热了。”

许怀策忙接话:“是啊,今年暑气格外重。”

皇帝抬眼扫过众人:“总不能让诸位爱卿日日顶着日头办差。”

向子成会意:“陛下的意思是…”

“兴庆宫吧。”沈明堂打断道,“龙池边上还凉快些。”

武忝锋刚要开口请示宾客名单,又被皇帝截住话头:“该来的都来。”

众人相视一笑,许怀策起身行礼:“老臣明白。”

不过两个时辰,传旨的快马便分头奔向各处,帝都内各个官员的府邸、城北军营,还有一队人出明德门直奔郯州方向。

皇帝于三日后在兴庆宫设下夏凉宴。龙池边的水榭收拾得清爽宜人,四周古树投下斑驳的荫凉。池面微风拂过,带着淡淡荷香,正好解了这盛夏的暑气。官员们在水榭中既能饮酒闲谈,又可赏看池中游鱼与园中景致。

任久言接到圣旨时正在郯州田埂边查看稻穗长势。传旨太监念完圣旨,他神色如常地叩首谢恩,指尖却不自觉摩挲了下腕间的白玉镯箭。起身时他微微颔首,转身继续指点老农灌溉之事。

萧凌恒在演武场接到圣旨时正赤着上身与士兵比试枪法。他随手抹了把汗领旨谢恩。随后转身继续把长枪舞得虎虎生风,吓得亲兵都不敢近前。

“他…在受邀之列吗…”

不知是谁心中闪过这个问题,不知几人的心中闪过这个问题。

三日转瞬即逝,这日的龙池畔水榭早已布置停当。

沿着青石小径两侧,错落摆放着数十张矮几,铺着素白的细麻桌布。每个席位前都备着青瓷酒盏和竹箸,几案上洗净的葡萄盛在藤篮里,切好的甜瓜码在白瓷盘中。

池边的柳枝低垂,正巧拂过水面,偶尔有锦鲤跃出,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临水的栏杆。侍从们捧着冰镇的酸梅汤往来穿梭,将盛着碎冰的铜盆搁在廊柱边,凉气便随着微风四散开来。

乐工们在西侧回廊下调弦,琵琶声混着池水潺潺,倒比往日的丝竹更显清幽。几位先到的官员正三三两两站在树荫下闲谈,时不时用帕子拭去额角的薄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