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配他绰绰有余。”关之舟意味不明地看了一眼解言,“等着,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宁近夏把扫把朝他的方向砸去:“神经病!谁特么还跟你见面?!!”
盯着他走远后,宁近夏赶忙转过来检查解言:“没受伤吧?”看到眼前人手腕和后颈的泛红,她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傻b,刚才就应该打他一顿,不,不解气,他妈的打十顿都不够!”
解言拍了拍她:“我没事,别跟傻b计较。”
——
宋记深拿着一提牛皮纸包装的桂花糕下车时,一个男人点起烟从他面前走过。烟草味是其次,男人身上的红酒味更加浓重,浓重到让人感到不适。
但看男人的脸色又不像刚买醉过的样子,所以那红酒味估计是alpha的信息素。
宋记深淡淡地瞥了男人一眼,向Tiamo走去。
要找的人正巧就站在门口,而一旁的宁近夏正在朝一个地方泼水,边泼边骂:“脏死了,真他妈晦气。”
宋记深靠近,解言看见他手上拿牛皮纸包的糕点糕瞬间怔神。
——
解言高中门口常有一个老奶奶摆着一个小糕点铺。老奶奶姓张,少年们都叫她张奶奶。
铺子上的糕点都是张奶奶亲手做的,好吃还便宜,其中卖得最好的就是桂花糕,气香味佳,甜而不腻。解言最喜欢吃的也是张奶奶卖的桂花糕。
张奶奶卖糕点都是用土黄色的牛皮纸亲手包装的,美观又防潮。
17岁的那年,他照常提着一盒桂花糕回家,路上经过一处小公园,看到有个孩子坐在长椅上发呆。
解言不是那种好管闲事的人,第一次看见觉得没什么直接走了没管,第二次看见小孩坐在滑滑梯的尾巴发呆,第三次看见小孩在秋千漫无目的地摇着两只小短腿,第四次……
他每次都要从那个小公园路过,时间一久甚至记住了小孩的脸。
而且他发现,公园里常常有很多小孩在这儿玩,唯独这小孩形单影只,跟被孤立了一样。
有一次路过时,他还听见一个阿姨热情地问小孩:“小朋友,要不要跟我家孩子一起玩啊?”
小孩盯着放在腿上的作业本摇摇头没有说话,阿姨嫌他不识趣便走到一边跟自家小朋友玩耍,没一会儿就走了。
解言正要像往常一样直接路过,陈莞就给他打电话说让他在小公园等一会儿,她要过来接解言去下馆子。
小公园只有小孩坐的长椅有位置,解言边说“我买桂花糕了”边在小孩身旁坐下。
陈莞说:“你忘规矩啦?不是说好每次我发工资都要带你下馆子吗?桂花糕嘛,放冰箱明天吃。”
“习惯了。”解言说。
解言挂了电话后,转脸发现小孩一脸警惕又好奇地盯着他。
他低头,察觉小孩的好奇来自于自己手里的糕点。
“想吃啊?”解言问。
小孩马上垂下头,别扭地盯着手里的题。
解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奥数题?乘法口决背顺了吗?”
小孩终于开了口:“我六年级了。”
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服。
解言:“那是该背顺了。”他看了眼时间,估摸着陈莞的公司离这儿还远,便说:“带草稿纸了吗?哥哥教你。”
小孩身边放着书包,却默默看着解言没动。
“……算了,用我的吧。”他不指望着一个六年级的小屁孩能给他掏出来个什么像样的草稿本。
解言拿出草稿纸,摁在自己腿上写画起来,小孩就眨巴着双眼睛看着。
“做这道题可以直接用这个公式,首项加末项……你们老师教过这公式没?”解言问。
小孩头埋得更低了,片刻后摇了摇。
解言看他的表现,不像是没教过,更像是没听过。
他笑了笑,接着给他讲:“教没教先不管,你先把公式记着,尝试理解它,首项就是……”
后来的几周,解言发现小孩似乎特意等他似的,故意把做错的题摆出来,眼巴巴地盯着他。
解言闲着也是闲着,索性给他讲两道。小学生的题不难,小孩也听得进去,讲起来莫名顺心。
小孩对他也逐渐少了警惕,开始接受解言给他投喂桂花糕。
一次,解言讲完题正准备走,小孩拉住他:“哥哥,你可以来我家给我讲吗?”
解言弯下腰问他:“你这是要请我当家教吗?”
小孩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家教是什么意思,半分钟后他点头:“嗯。”
解言逗他:“我可是重高的年级第一,价格不便宜哦。”
小孩:“没事,我,我家有钱。”
“那你打算给我开多少?”解言问。
小孩想了想:“一百一个小时,可以吗?”怕他不同意,又说:“一千也行。”
解言轻笑一声,心说:大学生一个小时应该也才一百吧,这小孩真有钱的概念吗?哪有普通人随随便便加个零的?
但看小孩每次身上都有些牌子货,解言觉得他说不定真能拿出每小时一千。
“我才想起从来没问过,”解言说,“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说:“宋记深。”
“哪三个字啊?”
“宋词的宋,记忆深刻的记深。”他回答。
解言揉揉他的脑袋:“就这么说定了,下周让你家司机来接我们,哥哥给你带桂花糕吃。”
“哥哥。”小孩叫他,“你的名字呢?”
“解言。”解言背起书包,拨了下他挡在眼睫前的发丝,“下次见面教你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