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本大人要升官发财 > 第1章 恨嫁大祭司寻妻路漫漫

第1章 恨嫁大祭司寻妻路漫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陆小将军,也就是陆照临,父亲是大将军陆沉舟,是她同窗。

绪和听着,只当左耳进,右耳出,旋即望着司业大人,笑出一个天真烂漫的笑容。

“好嘛好嘛,司业大人~那学生去找陆照临问问经验嘛~啊呀啊呀,人非生而知之者呀对不对~”

司业听了这番话,活像吃了只苍蝇,毕竟伸手也不能打笑脸人,于是拍拍自己的深蓝直裰,哼了一声,扬长而去。

搪塞走了司业,绪和神色晦暗不明。

人人笑她蠢笨不堪,一十三年无法肄业于国子监。然而,却无人知晓——她蛰伏在国子监,不为别的,正是为了自己的母亲报仇。

她的亲娘,绪含章,时任司天监三品监正,却在她三岁时惨死皇宫,时有天罚降于地。她辛苦研究易经、六爻、梅花、星象……都是为了想要探清楚她娘当年的死因。

不过……现在她还不够强大,等她足够强大,她一定要收拾所有人!

包括……害她成为绿叶的贺见渊!!!

第二天一大早,绪和走进国子监一瞬间,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一下子觉得毛骨悚然!

???

她今天没穿腰带?

忙得她一顿检查,腰带系了,襕衫整齐,发髻也没散……然后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她奇怪扫视回去,只见不管是师弟师妹,那惊异的目光根本收都收不住!!

她真的很好奇到底怎么了,还没等她开口询问,正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祭酒大人板着脸走进来,身后跟着个手捧金诏的小太监,那明黄卷轴,两卷,在晨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

绪和顿时了然,嘴角一翘,用手肘捅了捅身旁的一位师妹:“哟,这是哪两位祖宗要当官了?快让咱们拜拜未来的官老爷——”

话音未落,小太监念道:“国子监生绪和,接旨!”

?????

啊?她?

绪和嘴角的笑容僵住了,怀疑自己是不是要被罚了,罪名是什么?太笨?玩世不恭??

她立刻跪下。

“国子监生绪和,性通玄象,志合道枢。虽疏于经义章句,然《二十八宿与四时节气的对应关系考证》一文,钩沉索隐,见微知著。考据精当,图表翔实,务本求实,特擢此篇入《星宿文枢》,颁行各州府县学以为范式。

故特授从八品灵台郎,掌观星台测候。

朕闻:

天道幽远,岂囿于章句?

星象昭昭,正需非常之人。

钦此。”

她震惊了!她的肄业策论文写的星象,皇帝老儿看到了?皇帝也喜欢看星星吗?她写得虽然不至于说灌水,但绝对也称不上是什么大家文章,怎么还能被纳入三书之一的《星宿文枢》?

而且……她做官了???

等等?她毕业了!!

绪和狂喜,又不能表现太过,嘴角强自向下压去,显得滑稽无比。

陆照临早已到了,看到她这滑稽的样子,不禁唇角微勾。

谁料下一秒——

“国子监武科生陆照临,尔父镇北大将军陆沉舟,十年戍边,功在社稷。”

小太监刚念出这句,队列里就传来窸窣议论。仿佛在讨论,国子监监生有什么诏命,居然提及他爹,这不是在说陆小将军是个关系户么!只见陆照临脸色却并未有什么变化,仿佛是觉得为自己爹骄傲。

“然尔弱冠之年,斩玄照谍三人,缴密信七封。朕思虎父无犬子,特破格授正六品昭武都尉,领镇北营前锋营副统领,然念年齿尚轻,着暂留皇城司历练,协理禁军操演,待廿二岁后再赴边关。”

“正六品?!”

武科教习冷汗连连。按昭阳律,国子监武科生最高只能授从七品校尉,这已打破百年惯例。

这可真真是极大的殊荣待遇了,想必皇帝对于陆氏是青眼有加。

在心绪澎湃中,绪和对着陆照临笑着比了一个大拇指,陆照临余光看到,唇角微勾。

请走宣旨太监后,绪和抱着书箱往司天监方向走,陆照临也提着自己的一些书卷、练武用的用具,跟在旁边。

“哟?星——官——大——人——”

绪和用手肘去打他:“叫唤什么,你的官儿当得不比我高多了?”

他们一路笑笑闹闹,然后司业大人在朱漆大门前叫住了他们。

老人背着手。

“逆徒绪和!”

她难得正经地行了一礼,抬头俏皮一笑:“司业大人。”

她以为司业要继续训她几句话,结果却并没有,抬头一看,只见司业从袖中取出一卷旧书,递给她。

“这是《灵台录》,不是什么珍贵典籍,没有很多渺茫难寻的道理,但里面记载了许多星官的生平以及一些趣事。”

司业看着她:“你性子跳脱,但心思澄明。之后去司天监要好好发挥你所学。”

绪和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但是立刻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装作嬉皮笑脸的样子道:“那肯定,学生出去就说是司业大人的学生!那是一辈子的恩师!”

听这话,司业仿佛有些嫌弃,害怕绪和丢自己人,瞪了她一眼。

陆照临站在不远处,司业看了他一眼,神色带了几分复杂:“陆都尉。”

陆照临立刻行礼,十分恭顺的模样,表示洗耳恭听:“弟子在。”

司业凝视他许久,终是叹了口气,然后倒了半盏茶,然后将茶盏倾斜——水却未洒,侧边贴着杯沿,颇为从容的样子。

“你可知为何倾杯不撒?”

陆照临一副若有所思样子。他低头,答记住了,色愈恭,礼愈至,甚至行了最大的一礼,拜了下去,额头贴着双手。

然后司业把他们俩扶了起来:“起来吧,祝二位大人从此如鹏飞南冥,鲲游北冥。莫愁前路多风雨,自有明月照山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