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宴终于到了。
皇帝登基已有十五载,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各地五谷丰登,是以此次宫宴办的很隆重。
马车停在宫门,掀开帘子下车,入目就是朱红色的宫墙,今日为迎各官眷进宫,宫门大开,两边站着十余个侍卫看守。
周怀瑾不是第一次来了,身为侯府嫡女,前些年她常随母亲入宫。但周怀容却是第一次来,紧张之余又很兴奋,连手炉都忘了拿。
她记得大伯母交代在宫里要谨言慎行,不要四处张望,可又控制不住好奇心,头一会抬一会低,脖子没酸,眼睛先酸了。
何辞盈发现了她的小动作,就凑到她耳边悄悄的说:“现在就把眼睛看累了,后面真正好看的景儿你可就无福消受了。”
怀容以为自己的动作很隐蔽了,听何辞盈这么说才晓得其实很明显,便也不再去看了。
走进宫门,丫鬟领着她们走上一条宽阔的石板路,走了好一会,才从侧边的朱门折进去。
作为官员家眷,她们要先去含章殿拜见皇后娘娘,之后再前往兴庆殿参加晚宴。
她们来的恰到好处,皇后现下正好得闲,直接让人领着她们入了殿。
先要行礼问安,听见韩皇后叫起,再站起身来。
何辞盈抬眼,见皇后身着紫色锦绣凤袍,乌黑的青丝上只看到一枝硕大的凤钗,却丝毫不显得单调,衬的她越发雍容。
皇后坐在上首,“我与你也有许久不见了。”
侯夫人眉目中的庄重散去了些许,她轻轻点头答道:“是啊,上次与娘娘见面还是去年的宫宴。”
韩皇后脸上浮现些许笑意,她的目光从侯夫人身上移开,很快落在了何辞盈身上。
“这就是你刚回家的孩子吧,真是俊俏。”
侯夫人扭头看她,何辞盈向前走了两步,又行了一礼。
“臣女拜见皇后娘娘,娘娘懿安。”
“好,是个乖孩子,”韩皇后点点头又说:“小五为难你的事本宫也有所耳闻,你跟我来,我有个首饰,想来很适合你。”
侯夫人一惊,“娘娘,阿盈她。”
“别担心,这只是个小小的补偿,也顺便帮她一把,免得有些人总爱拿个小姑娘说嘴。”
眼看着何辞盈跟着韩皇后去了后面,侯夫人心里有些不安,她与韩皇后年少时虽然在一道玩过,可关系却没有好到给对方的孩子撑腰的地步。
接过韩皇后递来的墨玉簪,何辞盈又谢了一次恩,然后当场把簪子插进头发里。
这枝簪子打眼一看通体发黑,可在不同的角度看,又有截然不同的风采,且黑色与发色相近,不会破坏何辞盈发饰本来的设计。
殿里一下显得很安静,何辞盈直挺挺的坐着,不知是不是该告退了。
“本宫很意外,他人口中命途多舛的周大小姐,居然是这样的玉质良才。”韩皇后忽然开口说话,她的目光丝毫不掩饰,直勾勾的盯着何辞盈。
真的很有意思,她一开始根本没有注意这个姑娘,反正不管忠顺侯要干什么,他总要嫁一个女儿给三皇子,而人选是谁她也无所谓。
谁知道她的侄儿韩英却对这个姑娘上了心,这一查,就让她查出了何辞盈的底细。
何辞盈展颜一笑,回应道:“娘娘谬赞,臣女这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罢了。”
韩皇后又看了一眼她说:“自谦过了就是自傲,本宫夸你,你不知道说什么,谢恩总会吧。”
皇后都这么说了,何辞盈又谢了一次恩。
不过不知为何,皇后一直在看她,把她看的毛毛的。于是何辞盈便问:“娘娘为何这样看着臣女,可是臣女今日的打扮有何不妥之处。”
皇后没想到她会这么直白的问出来,这回笑的真心多了,“你不也在看着本宫吗?”
嗯?何辞盈有些反应不过来。
“是因着你是被当男孩养大的,所以胆子比较大吗?自你进殿,除了行礼之时,你的头可从来没有低下去过,背也没有弯。”
何辞盈一惊,她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是啊,在皇室面前,讲究一个“低眉顺眼”。
可皇后既然开门见山的提出来了,想来她并不怪罪。
“你认识韩英吗?”
又换了一个话题,何辞盈脑中有一瞬闪过护国寺那天韩英的脸,她应道:“臣女与韩三公子有过几面之缘。”
“只有几面吗?”韩皇后没给何辞盈回话的空隙,“今日我会请陛下赐婚,让你妹妹周怀瑾成为三皇子妃,不过身份上到底你为长,不如我多请一道旨意,让你嫁给英儿。”
“臣女不愿。”何辞盈没有一丝迟疑,直接拒绝。
“为何?”韩皇后的声音一下子冷了,她等着何辞盈的解释。
何辞盈跪的笔直,两眼紧盯韩皇后,“臣女不愿一生留在京城。”
————
“三公子,现在可不能进去,娘娘正见女眷呢。”赵嬷嬷一把拉住韩英。
韩英停下脚步问她:“这会儿还在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