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个红绿灯,过了条马路,十字路口过去不到百米,就能见到高大门头的学校,横着的名牌上写着:
海城附中。
马路两侧参天的树木掩住了学校里的景,两人一路从学校的门头小店旁走过,正逢学生晚自习的课间,叮铃铃地铃声响起,从两边拉开的校门中冲出了一群来觅食的学生。
宽大的校服,年轻的脸。
她不是喜欢怀念过去的人,可看着天边落下的晚霞,和三三两两洋溢着笑容的脸,突然也有些想念那段旧时光。
“叔叔,学校现在还让进吗?”她探了头,问还在值岗的门卫,“我们是这个学校的学生,想回来转转。”
门卫看着她,打量了几眼,没有说话,一脸不信任的样子。
糟糕,门卫有点负责。
夏瞳刷脸无效,指着门口宣传栏的光荣榜,那里贴着十多年间海城附中高考的佼佼者照片,她笑了笑,努力让自己显得像是个好学生:“你别不信,你看,那儿还贴着我的照片呢。”
“16年毕业的。”
门卫将信将疑地,将宣传栏上的照片同眼前人来回做了比对,她笑眼弯弯,让自己和十多年前拍的证件照对上脸,狐疑地眼神扫了几遍,最终确定,大发慈悲道:“进去吧,时间别太久了。”
两人顺利被放进学校,夏瞳走前面,沈怀卿跟着她后面慢慢晃。
夏瞳的照片放在光荣榜的最前面,是高中时还像个小萝卜丁的她,扎着高高的马尾,有双漂亮像月亮的眼睛,模糊的照片也能看得出来灵气十足。
下面标注:2016年海城高考理科状元。
“你看,我高中时候长得多乖。”她指指那张小照片,“年轻真好啊,好想回去学生时代。”
附中不缺清北的考生,缺的是高考状元,巧的是,15年和16年,连续两年的理科状元都落在海城附中,这两届状元的照片并列排在了一起。
和他们一起间隙看照片的还有课间放风的学生,几人笑嘻嘻地指着光荣榜上的谁是自己认识的学长学姐,末了,指了指照片墙最前面并排的那两张照片,评价了句:“绝配。”
男生沉静俊秀,女生灵气漂亮,天造地设,光看着照片,都能脑补出一本长篇爱情小说。
沈怀卿有点酸。
八卦的高中生走之前还感慨了句:“陈恕学长高中的时候应该很多人追吧。”
他看了眼身边的夏瞳,对方没说话,只是沉默地摇了摇头。
“说得不对吗?”
高中的陈恕,沉默寡言,每天夹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奥赛书坐在书桌边,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抿得紧紧的唇,和挺得直直的背,戴着副有些陈旧的眼镜,那双沉静的眼睛就掩在眼镜背后。
聪明但是贫困,他在已经有了趋利避害本能的高中生里算不得受欢迎。
但夏瞳不愿和他多聊陈恕。
海城的傍晚是清甜的风,随着晚自习的上课铃响起,还喧闹的校园转瞬就变得安静,两人如同那日的外滩散步,静静地绕着跑道走。
她高中时是个锋芒毕露的女生,这和低调沉稳的沈怀卿完全不同,夏瞳很骄傲:“我高中时候超级受欢迎,班里同学都可喜欢我了。”
加了几个程度副词,她说得眉飞色舞:“也就是学校不兴评比个什么校花活动,不然我高低包揽个三年。”
沈怀卿拉着她的手笑了,他也不怀疑。
在明德楼的背后是一座砖红色的大楼,同色系的大门紧紧掩着,四周是拉着丝绸帘子的落地窗,她同沈怀卿说:“还记得吗?这是学校的大礼堂,我还在这里表演过节目。”
他问:“表演的什么?”
“你居然忘了?”她不乐意,“你和……外公还来看过我演出。”
她看起来有些无语,叽叽喳喳:“虽然是合唱,但我好歹也单独唱了几句,你们还专门来看我演出的,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难道年纪轻轻的就开始记忆力衰退,老年痴呆的预防就要从现在开始吗?”
沈怀卿有些无奈,看着她的眼睛,又移开了目光:“记得,刚刚骗你的。”
她才不信,非要问沈怀卿:“那我唱的什么?”
他的大学是在海城本地上的,早早就在正式暑假前结束了期末考试,也无需考虑什么时候订票,考完的那个下午,就有司机到了学校,将他接回了沈怀荣的别墅。
那时沈怀荣还没有完全退休,几个儿女都不省心,他一心扑在公司上,还保持着早出晚归的习惯。
回去的那天是个中午,他进门时,沈怀荣正在镜前整理着领带,穿着正式,他以为是今天有饭局。
“今天年年学校有表演,她有合唱节目,你要不要一起去看?”
沈怀卿放下了肩上的背包,点了点头,同他一起。
海城附中的礼堂很大,前排是落座的领导,中间是学生,后面便是来参加学生表演的家长代表。
沈怀荣到时,便有负责接待的人员出来,将他迎接到指定的位置,沈怀卿跟着外公一起,坐在前排,看这些年轻的学生们表演着舞蹈、话剧和乐器。
夏瞳所在的节目出场已经是尾声,合唱节目的人员很多,她站在前排中间,长发散开披在肩上,穿着嫩黄色的礼服,舞台的灯照在她的脸上,鲜活又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