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心皱起,姬恪刚想要反驳,伏吟却话音一转道:“但是你却不知,其实你啊,原本可以比姜忘更强。”
“……”好似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姬恪匪夷所思道,“你说什么?”
伏吟:“很震惊吗?你可知何为大妖?世上所有大妖,皆肩负着一部分神力,因为大妖本就是创世神一部分啊。烛阴一族继承了神之眼,开眼为昼,闭眼为夜。你分明与生俱来遮蔽日月的神威,何须如同凡人那般费力修行?
“所以呢?是谁忌惮你的能力?是你在你身上设下禁制?又是谁利用你的仰慕,控制你、利用你、轻贱你,不需要你时,又毫不犹豫地一脚踢开?”
姬恪毫不犹豫地反驳道:“不可能,我师尊绝不会是你说的那种人。更何况,我只是烛九阴半妖,并无你说的那些通天之能。”
伏吟:“哪里有什么大妖半妖?人如何能让神怀上孩子?你从头至尾都被姜忘蒙在鼓里,竟不知道,只要你想,你随时可以解开身体里的禁制,化妖成神。”
“我不想,”出乎伏吟的意料,姬恪竟断然拒绝道,“从创世神那里继承而来的力量让你很骄傲吗?还是你以为我等修道之人费力修行只为获得更强大的武力?得来的太轻易,便不知敬畏,对没走过的路妄加评判,更只会暴露你的短视与无知。”
伏吟:“我从创世神身上获得力量,与凡人从天地间获得力量有何分别?我的力量并非来自于自身,难道你的力量就是?凡人天资愚钝,蠢笨不堪,修行缓慢无比,却非要为这种劣等低质去寻求理由与意义,又或者美其名曰磨练心境。呵,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你们太弱小无力,根本无力拒绝挫折与磨难,也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倘若有的选,谁不想不劳而获?谁又甘愿忍受修行之苦?倘若足够强大,何需断欲?又哪儿来的尘妄?通通都是失败者的借口罢了。”
听见伏吟这番言论,姬恪脸色蓦地一沉,刹那间厌恶心起。
上古流传下的各类修行法门中,无一例外地都强调过修行乃是修心,但不能立竿见影,甚至于损己利人之事,肯真正去践行的人总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心要如何去修?修到的“心”真的能转化为实在的修为境界吗?
直到他师尊自三千秘境中悟出心道六境,传于世人,才为世人证明了修行就是修心。
心若修到,境界立成。
此心并非是胸口中怦怦跳动的那颗心脏,而是一种灵虚杳邈,无形无质之物。
心道六境中,无忧怖境与无嗔痴境还好理解,但何为无尘妄境呢?要舍去一切执念与执着吗?那么执着成仙算不算尘妄?执着度世救人又算不算尘妄?
无我境则更让人摸不着头脑,怎会没有一个“我”呢?
若无“我”,那还修什么仙,又证什么道?
此四个境界还能从名字窥见要悟的道,逍遥境与通天境则不然。
他师尊只说心道逍遥,可登金仙境;心道通天,可登天仙境。可如何逍遥,如何通天,却只字未提。
心道六境自他师尊传诸于世时就争议颇大。相信的人有。不信的人也多。有人甚至怀疑心道六境是他师尊藏私,并未把真正的得道之法传于世人,更有甚者,竟恶意中伤心道六境是仙盟驯化世人的阴谋。
伏吟这一套理论其实并不新鲜,俗世之中,奉之圭臬,趋之若鹜的人不知几何。
道不同不相为谋,姬恪不欲再同伏吟纠缠,正想下逐客令时,伏吟又道:“小烛阴,你还是太过年轻,不懂天生就拥有强大到所向披靡的力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她循循善诱道:“一切世俗、理法、规则、甚至天地之道,都会在你面前让步。再次见到姜忘,甚至得到姜忘,不是你一生所求吗?只要拥有绝对的力量,你就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啊。”
真是可笑。
他确实想再次见到姜忘,甚至……得到姜忘。
可与此同时,姬恪心底又无比清楚,就算他有朝一日真的拥有了超越一切的力量,他也得不到姜忘。
愈强迫,姜忘只会离他愈来愈远。
那力量不仅不能帮助他得到姜忘,甚至只会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