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我没有嫌弃你,我怎么会嫌弃你呢。我只是一时有些不适应,等过些日子估计就好了,先给我点时间吧。”
于夏真是受不了了,看着他顶着个跟现代版陆相延一样的脸,却是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好像自己欺负他一样。
“真的吗?”
刚刚还垂头丧气的人,立马阴转晴,眼带笑意的看着自己。
“真的真的,比珍珠还真。”
于夏一边心虚地回道,一边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你们两个快来吃饭了!”
听到周氏的声音,于夏感觉自己终于得救了。赶忙转移话题道:“走走走,吃饭去,饿死了。”
堂屋里,两个小孩已经乖巧的坐在了板凳上。桌上摆着几碗冒着热气的杂粮粥、一盆杂面馒头,以及一碗泡菜,里面装着酸豆角和酸萝卜。周氏手里还端着一碗蒸蛋羹,她一边摆着碗筷一边对于夏招呼道:“阿夏快来。”
嫩滑的蒸蛋羹配上翠绿的葱花,蛋羹上还飘着一些油花,应该是加了猪油,一看就让人特别有食欲。
两小孩一直眼巴巴地盯着那碗鸡蛋羹,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最后周氏却把这碗鸡蛋羹端到了于夏面前:“阿夏,快吃。病这一场又瘦了,可得好好补补。”
于夏看着面前这碗跟桌上食物格格不入的鸡蛋羹,又看看对面眼巴巴望着的小孩。
他叹了口气,拿着桌上的勺子,给两小孩碗里一人挖了一勺。
周氏连忙阻止:“阿夏,你吃就行,你这才刚病好,不补补怎么行。等后面鸡蛋攒多了娘再做。”
于夏趁机给周氏也挖了一勺。
于夏转头又看到了旁边的陆相延,顺手也挖了一勺给他。
看到众人都分到了他才满意地开口:“大家一起吃才香嘛!”
然后他端着所剩无几的蛋羹,呼啦两口就吃完了。
于夏是真饿了,吃完蛋羹又准备开始喝粥,看着众人还愣在那里:“大家快吃,等会儿菜都凉了。”
陆相延率先端起碗,慢慢地吃起了于夏挖给他的鸡蛋羹,两小孩看哥哥都吃了,又转头看看周氏。
周氏叹口气,只得作罢:“还不谢谢你嫂子。”
两小孩齐声对于夏道:“谢谢嫂子!”
这一声嫂子把于夏吓得差点把嘴里的粥喷出来。
两小孩看着于夏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但是也真怕于夏以后不给糖吃,又改口:“谢谢夏哥哥。”
于夏愤愤地拿着馒头就咬了一大口,然后就发现这个馒头好像有点喇嗓子。抬头看着对面两个小孩,一口馒头一口热粥吃得喷香,好像在吃什么美味佳肴。
转头看着陆相延,他也在慢条斯理的吃着。察觉到于夏的视线,陆相延疑惑地看了过来。
于夏赶紧收起打量的视线,埋头吃起了馒头,一边吃一边还在感慨:这一大家子可真好养活。
可是不吃不行,看这情况估计不吃就得饿着了。
饭后,周氏又去地里除草翻土去了,等过段时间就该种冬小麦了。
周氏人长得又瘦又小,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锄头放在她肩上,好像把这背脊又压弯了一些。于夏实在是看不过眼,想着总不能一个瘦弱的长辈去劳作,自己一个青壮年还在家里躺着吧?毕竟还是吃了别人家的饭的。
虽然于夏没锄过草,但他还是提议自己想去帮帮忙。
但周氏却连忙拒绝了:“你们在家里休息就成,你这才刚刚好起来。况且家里也没什么地了,我一个人就行。这两年为了给相延治病,好些地都卖了,就剩下了三亩旱地,四亩水田。”
“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你和相延都慢慢好起来了,只要人好好的,这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咱们还养了一只猪,等过年的时候能卖些钱。那几只鸡也在下蛋,等蛋攒多了还可以拿到镇上去卖。”
周氏说完好像又像又重新拾起了信心,拿着锄头就走了。
留下于夏在风中凌乱,这几亩地他完全没概念。
于夏转头去找陆相延,发现他竟是在拿着本书在翻看,听到于夏的疑惑,想了想还是跟于夏说了。
这一亩地大约能产两石粮食,收获的粮食还要交税,大兴朝的土地税是三十税一,也就是三十分之一。
“那这一个人一年得吃多少粮食?”
“约莫五六石。”
于夏绝望了,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呀,没肉吃就算了,他不会饿死在这吧?饿死也太难受了。
“没事,不会让你挨饿的,到时候我出去讨饭养你。”陆相延好似看出了于夏心里的想法。
于夏冷笑:“你可真会开玩笑。”
陆相延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看着于夏笑得一脸灿烂。
看着他这笑得欠揍的模样,于夏心里又开始动摇。这真真是像极了现代版陆相延捉弄于夏成功后的样子。
但是之前他一脸委屈怕于夏嫌弃的模样又不太像。他认识的陆相延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整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人实在是太像了,给他造成了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