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校园

繁体版 简体版
赞校园 > 桃溪浅处不胜舟 > 第25章 第 25 章

第25章 第 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罗霄升望向她,微笑说:“那不一定,谁知道那小倌儿是自意为之,还是受人指使?”

玉奴再想与他辩驳,却被孔雀主抬手制止。

他缓缓站起身,将手放到脑后。玉奴见状,难得有些惊慌地上前拉住他,只听黄金面罩之后传来淡漠的声音:“无妨。”

说罢,黄金面罩应声而落,发出金属撞击地面的闷响。

在座京都府的官员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面具之下,是一张残缺的脸孔。

右侧的皮肤紧缩着,嘴角诡异地侧咧开,从嘴角一直延伸到额头,都是被大火燎出的触目惊心的烧伤,犹如扭曲的蛆虫,爬满了大半张脸,呈现出新生肌肤的肉粉色。眼睫和眉毛稀疏,右眼瞳几近失明,蒙上了一层白翳。

罗霄升挪开眼,拿起茶杯,仰头将半凉的茶水尽数饮下,低头笑说:“想不到鼎鼎大名的孔雀主,竟是位女子。”

黄金面罩下原本垂坠着厚厚的黑纱,将领口严实地遮挡住,而如今对方的脖颈敞露在外,并没有突出的喉结。其他官员一开始的注意都在对方损毁殆尽的面容上,听他这么一说,才往她的脖子看去。

孔雀主面具之下究竟是何模样,民间早有诸多猜测。有人说是俊俏的少年郎君,有人说是身姿曼妙的女人,有人说是油头粉面的男人,有人说是垂垂老者,亦有人猜测孔雀主面容丑陋不愿示众……座下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感慨竟还是有人猜对了。

“便宜行事罢了。”她举手投足间还是不紧不慢,眼神幽幽扫向罗霄升,“大人也看见了,某这副样子,不遮着些是会吓到客人的。”

罗霄升勾了勾唇,直起身子,眼神中带着直白的审视,问:“请问阁下姓名。”

“郁离。”她坦然地与之对视。

罗霄升问:“阁下也是西南人?”

郁离回答:“某出生在京都。”

罗霄升拨弄一下茶杯,“哦?缘何接手孔雀洲?”

“旧主慌忙转卖,价高者得。”

“转卖孔雀洲?在下怎么从未听说过。”

“天下之大,哪能事事入耳。”

眼看罗霄升步步紧逼,玉奴沉着一口气,出声说:“诸位大人,关乎案情之事,孔雀洲定会全力配合,但涉案者毕竟是洲中人,奴也恳请大人,给孔雀洲讨个公道。”

座下官员心中不快,似是在嫌恶一个风尘女子也敢与他们叫板。

“这也是某想说的。”郁离淡声维护。

座下即使不满,也立即噤了声。此等江湖商人最是难缠,但凡与之打过一次交道就不想再见第二次。他们默默望向左军巡使,等待指示。

罗霄升笑叹一声,又问:“听闻孔雀洲与南业世子殿下关系不错?”

郁离答得不失分寸:“世子殿下是孔雀洲的贵客,不敢攀附亲近。”

“哎,在下还想请阁下帮京都府说说话呢!”罗霄升的笑中有些许苦涩,“世子殿下让我等明察,可即使那小倌儿是无意为之,他毕竟杀了人,杀的还是朝廷命官!按照大虞刑法,杀人偿命,这结果再怎么也不会变的!上边施压要下官拿人,可世子殿下又不肯放,这……真是,何必为难我等呢?”

“世子殿下既这么说,必有他的考虑。”一道声音从门外传来,厢门被拉开。

晏临溪迈着挺阔的步子走进门,长身玉立,四平八稳,就连嘴角的那抹笑都恰到好处。

玉奴见到他,隐隐松了一口气,朝他欠身,郁离的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微微颔首。

“这位是……”

晏临溪张口就来:“鄙人是南业侯府的管事,单名一个月字。”

“月管事。”罗霄升起身,作揖问:“世子殿下有何指示?”

晏临溪回礼,“世子殿下没有什么指示,殿下只说:‘尽人事。’”

罗霄升兀地笑了一声,“既如此,下官便去了,只是关乎行凶者的口供……”

“如果事关案情,侯府自然不会拦着。”

“哈哈,下官知道了。”说罢,罗霄升带着一队人马浩浩汤汤地离开。

郁离侧身吩咐玉奴,“去送送大人。”

玉奴会意,领着众人出去。

等上了舫船,下属凑近了轻声问罗霄升:“大人,我们这就回去了?”

罗霄升看了他一眼,冷声问:“陛下与侯爷,孰轻孰重?”

下属不假思索地回答:“自然是陛下。”

罗霄升叹了一口气,“对我等来说,又有什么区别?”

陛下的意思,是要给“忠臣之死”讨一个“公正的结果”。

他手下的得力官吏被害死,总有人要为之负责。将那动手的小倌儿斩首示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事后再编造一些市井传闻,奉公廉洁的薛大人受“奸人”残害的故事便应运而生,届时天下读书人为其执笔墨、鸣冤屈,那些自恃有气节的“忠臣”不就又能纷纷冒头?皆大欢喜。

至于那小倌儿?死无对证。谁会在意一粒无足轻重的风尘?

然而谁也没想到,南业世子横插一脚,执意要护着那个半条腿都已踏入棺材的小倌儿,硬生生地将原本简单的事情搅得无比复杂。

这下子,京都府情势尴尬,既不能得罪侯府,也不能违抗陛下,可谓两头不讨好。

因此案发生在孔雀洲,鱼龙混杂之地,就算官府有意控制案情外传,但京都城里仍是一派“风雨飘摇”的景象。

流言的重点反倒不在薛贯裴身上,而在楼世子身上。关于世子殿下与小倌儿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不堪入耳之论甚多,维护楼世子名节的也不在少数。

只是“众口熏天,贤智结舌。”世子以“不辩”应对“谮慝之言”,却不是谁都能“无入之耳”。

如今,京都府底下的官员都盼望着,世子与小倌的“腥风”能早日吹到陛下耳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