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来,一会婶子帮你磨。”
孙柳给人装了蔬果,才放人走。
姜南回到家,开始做大米凉糕,反正粥还没冷。
锅中加清水烧开,过滤米浆,倒入锅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小火加热。
锅中起大气泡,就可以出锅了。
舀入碗中,左右晃晃,让表面更加平整,卖相更好,冷却,等它凝固。
汤圆好做,就是磨糯米粉时间长。
“小南,先把晚食吃了来。”
姜南正把糯米装好,还没出门,就被周氏喊住。
“好。”
今日做的东西都不费时,姜南动作快,都没感觉到时辰慢慢过去。
一家人坐下来吃饭。
沈安很好奇嫂子方才煮的迷糊,问道:“嫂子,我一会也想跟你一起去孙婶家。”
姜南应好。
用完饭,姜南也不急了,明日出摊要用的狼牙土豆和紫苏饮还没准备。
等凉糕固型给沈贵叔家带一些。
姜南动作快,又有周氏帮忙,也不过半个时辰,就备好了。
姜南看一下凉糕,过了一个半时辰,差不多也定了型。
她装了几碗,盛了红糖浆。
沈安提着吃的,姜南提着糯米。
姜南没想到,冤家路窄,他们还没到沈贵家,先遇见赵春娘。
“白眼狼!”
姜南听着想笑,丝毫不想搭理,不过对面的两人可不这么想。
“哎呀,春娘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你瞧你身上这身料子,也不知道这小妮子要卖多少东西才能买得起。”
杨春花一脸艳羡地看着身着水青色衣衫,头上还装模作样带了支珠花的赵春娘。
“你别给我摸坏了。”
赵春娘一把拍掉自己身上的手,一脸的嫌弃。
这杨春花的手多脏啊,刚从地里下活,连洗都没洗。
杨春花没有错过赵春娘眼中的嫌弃之色,暗暗撇嘴,转瞬又挂着讨好的笑,“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姜南看着这两人唱戏,还别说,有点好看。
她不压着声,对着一旁的沈安问道:“小安,你瞧见孔雀了吗?”
“孔雀?嫂子,孔雀是什么?”
“就是插了鸡毛的人啊。”
扑哧~
孙柳本是出来看看姜南来了没,刚出院子,走了几步,就听见小南讽刺人。
“姜南!”
赵春娘这下倒是聪明,听出姜南是在讥讽自己。
她气得不行。
孙柳老远就看见赵春娘和杨春花,唯恐姜南和沈安吃亏。
刚走来,听着赵春娘两人话里话外都在贬低俩孩子,心中有气,正想上去呛两下,哪知道小南一说话,就把对面气得不轻。
“喊什么,一天天的,穿得花枝招展的,怎么的,要跟你家院子里的公鸡比美啊。”
“孙婶。”
姜南闻言,真差点没憋住笑。
沈安一下子躲在姜南身后,一抽一抽的,他是真的忍不住。
“孙柳,关你什么事,我教训自己的侄媳妇,跟你有什么关系。”
“是跟我没关系,赶紧回你家院子跟公鸡比去,是不是还想挨打。”
上次孙柳跟赵春娘子在山脚下打起来,赵春娘可是一点便宜都没占到。
赵春娘也是知道人的厉害,她冷哼一声:“不跟你们这些泥腿子搅合!”
赵春娘心中暗道,她日后可是要去县上过生活的人,那是这些人能攀得上的。
她家儿子只要高中,她就是官大人的娘,跟他们可不一样。
“一天不够她得瑟的。”
孙柳接过沈安手中的竹篮。
几人到院里。
“贵叔,虎子哥,双儿嫂嫂。”
沈贵一家也吃过晚食,坐在院子里纳凉。
“小安,你这提的是啥,闻着一股子甜味。”
孙柳没忍住低头闻。
真有一股子甜味飘来。
院子里歇凉的几人,一听,齐刷刷起身。
上次暖居宴之后,他们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味道。
孙柳招呼姜南坐一会,道:“小安,坐一会,一会你贵叔和虎子哥给你磨好。”
“孙婶,我自己来就好。”
“俩大男人都在家呢,还能让你来,让你来坐,就坐一会。”
姜南推拒不过,只能一起坐下。
她看着放在院里石桌上的竹篮子,她才说:“这是家中做的吃食,叔婶尝尝,看好不好吃。”
“怎么又带东西来啊。”
孙柳嗔怪,但手却很诚实,打开盖在竹篮子上的布。
围坐的人齐愣愣看过去。
竹篮里叠放着四小碗白糕。
一旁的小碗装的是红糖水,不过比他们化的颜色更深,味道也更甜。
更吸引人的还是那圆圆白白的糕点。
“这也是凉粉?”